无孔不入的抑郁
(2010-04-22 13:59:53)
标签:
八卦新闻情绪安全感晨晖心理咨询柏燕谊健康 |
分类: 原创文章 |
无孔不入的抑郁
北京晨晖心理咨询中心 柏燕谊
听:八卦“扒”出的抑郁
听、看、传播八卦新闻,是我们现代人都津津乐道的一个压力情绪宣泄的方式,在和自己痛痒无关的各种事件中我们随心所欲的发泄着自己的喜怒哀怨,因为这个事情和我无关,所以我的言论不用担心泄露任何秘密。
小杨是一个外企机构的员工,公司内部随着假期前后不断的人员流动各种“八卦新闻”也应运而生。杨朔开始还和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谈论其中的“热闹”,但是同事们由这样那样的事件开始对各自的职位和未来的一个推测让小杨产生了很多的焦虑,尤其是对刚刚提拔上来和自己同级别的一个部门经理的“粉色八卦新闻”让他对自己目前在公司的一个状态产生了很大的不满。人家靠“粉色”,自己靠埋头苦干加班加点,获得的途径是大相径庭,而在领导眼里获得的结果是一样的,这委屈大了!现在他的“抑郁”让杨朔每天无精打采,干啥都提不起精神。
表面上看杨朔是因为工作中的不平等竞争引发了抑郁,其实这个抑郁早就潜伏在杨朔的内心深处。
我们很多在公司工作的朋友都会有类似的体验,本来自己的工作没问题,经常跟同事们一起八卦,听了太多的抱怨,结果自己也对自己的工作越来越不满意或对自己的职位是否稳妥发生了强烈的质疑。
其实我们很多负面情绪都已经印刻在当事人内心深处,而当某个事件引爆了这个情绪的时候,就会将负面情绪归咎于这个引爆事件本身。杨朔在平时兢兢翼翼埋头加班的时候是牺牲了很多自己的个人时间,也付出了和工作报酬不对等的劳动,奉献精神没有达到一定层次的朋友都会为此而产生不满、无奈甚至愤怒,但是为了生活我们不得不去找各种堂皇的理由和自我鼓励来压抑这样的情绪。压抑不等于消失,人的内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总归会让不断累积的负面情绪浮出水面。杨朔的抑郁就是这样被“桃色八卦新闻”引爆的。
说穿了,杨朔的抑郁属于“安全感缺失”造成的,桃色八卦新闻只是一个替罪羊。
【TIPS】
在充满竞争的办公环境中,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方式生存着。与其抑郁得让领导对自己横眉冷对,不如不断的完善自己,提升自身的含金量。让自己拥有更多的竞争资本或许是杨朔走出抑郁,加强自己的安全感的更好途径。俗话说,小鸡撒尿,各有各的道儿。不要管别人走得是那条道儿,只要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道儿就会很快的走出抑郁!
看:我被“影视”搞抑郁了
张浩然的妻子最近让他非常的困惑。从《金婚》到《半路夫妻》再到最近热播的《人到中年》浩然的妻子是每部必看,看电视没什么,但是妻子的逢看必哭,看完必闹是让他实在是无所适从。电视剧的情节快成了妻子情绪的晴雨表,只要剧情中有煽情、分离、矛盾的问题都会引发妻子的情绪波动。自己的家庭其实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房子车子都奋斗出来了,孩子也大学毕业开始自己的生活,妻子也快要退休工作压力也没有了,原本挺美满的生活却让电视剧搞得不知所措。为什么别人看电视都是解闷,而自己妻子看电视却看出个抑郁?这样的日子怎么继续?!
这位丈夫的情商是应该加紧提高和学习的。妻子貌似因为电视剧的情节而情绪起伏,但本质却是因为电视剧情节中透露出的信息。对这几部电视剧剧情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这几部精彩大戏中都蕴含着情变、家变的危机。从叙述中看出来张浩然夫妻的年龄应该处于中年时期,而他们的物质奋斗也已经搞一个段落,工作压力消失,孩子也慢慢从他们的生活中淡出,这时候妻子从生命峰值状态开始进入下行线。随着没有经济、工作、育儿各方面的压力,妻子的注意力也被架空,一个正直生命盛年的女性却没有什么能够体现自己价值的正经事儿来做。看着自己的丈夫依旧在社会中干得是风生水起,这份失落,这份危机感,当然很容易就会被电视剧中某个富有寓意的情节给挑动起来。这时候丈夫还傻乎乎的无动于衷,当然就会和你闹腾,说无理取闹是冤枉妻子的,只是其中道理张浩然是没有洞悉的。
女性中年危机引发的焦虑型抑郁情绪,丈夫“丈二和尚”的状态是推动剂。
【Tips】
中年危机随着我们的成长每个女性都会无处遁形,以前我们为了家庭建设、为了孩子、为了工作不得已的牺牲了自己很多的兴趣爱好,作为妻子、母亲我们将所有的爱都奉献给他们。现在也该是我们好好疼爱自己的时候,也该是好好弥补自己遗憾的时候。应对这个危机带来的抑郁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生活中充满各种有意思的事情,让多元化的快乐将我们的精神世界填充的满满当当的。主动和丈夫说出自己的不安和危机,获得理解支持,这时候抑郁没有了立足之地,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
对于其他一些看影视、艺术作品比较容易“共情”的朋友们,建议你分析一下是那类的作品比较容易引发你的共鸣,根据作品引发共鸣的相似性去分析自己的抑郁到底源于什么情绪。当然,如果要是你连看《灰太狼与喜羊羊》都泪眼婆娑,那就要去专业医院就诊了。
想:“2012”引发的抑郁
小琴每天惶惶不可终日,这个状态是从看完灾难大片《2012》开始的,每天都琢磨着这个电影是否暗示着什么不好的内容,要不就逢人便讨论灾难发生的可能性,要不就一个人坐在办公桌前发呆冥想;无独有偶,和小琴同一层楼另外一间办公室里的赵照最近因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海地地震事件情绪也陷入低沉状态,看着一幅幅悲惨的受灾现场照片,再联想起2008年5月12日那场天灾,原本自己美满的生活和平稳的心情一下子陷入抑郁的沼泽。
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灾难的恐惧一直都是人们正常的心理反应,但是像小琴和赵照这般杞人忧天或者爱心凝重的现象也不能说她们是无病呻吟。这个“抑郁”的原罪是与恐惧密切相关的内心深层的感觉——安全感。这个安全感说的不是跳伞蹦极时腿肚子哆嗦类的本能安全感,而现实中被我们文化灌输和生存环境所造成的安全感缺失。
当两个女孩拥有很多的人生梦想和要去实现的自我价值的时候,对于自我不断提升的要求和对于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压力和隐藏的各种竞争是充满了潜意识恐惧的,当这类恐惧孕育到一定无法负荷的浓度就会让我们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爆发,这时候这样的情绪会逼迫当事人停下不断塑造自我的这趟快车,让人们因为“抑郁”而不得不去休息。
对灾难的恐惧引发了小琴和赵照广泛性焦虑,这个焦虑根源在于对自我和未来塑造的时间紧迫感。
无孔不入的“抑郁”
我们经常会为那些看似与自己生活无关的事情而焦虑,这样的莫名的焦虑实实在在地影响自己的情绪。抽烟的人是尼古丁的第一受害者,而周围吸二手烟的朋友对尼古丁的焦虑并不亚于吸烟者本身。因为自身事件引发情绪的变化,而周围看到被事件影响的朋友会也会因此而陷入不良情绪。有点像二手抑郁,但是又不完全是,我们可以远离吸烟者,但是我们无法远离无处不在的竞争和压力。
比如现在的金融危机,有的人所在的行业受影响其实并不大,但是仍然陷入焦虑当中,认为自己的生活终会受到波及。不论是哪种事件引发的“抑郁”都是因为我们对自身有很多的期待和对自身不足是有不愿意面对的客观事实存在而产生的情绪。
精神不快乐的时候,本能的安全感就会让我们的躯体停下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在抑郁状态下的人仿佛是一个被打倒的人,当这个人已经倒在地上没有爬起来的时候,是没人能够再一次的打倒他的。所以,抑郁是我们的本能给了我们一个需要调整、休息的信号。
德国的托·德特勒弗森说:“不要认为疾病是多了什么,换个角度想疾病是少了什么?比如车里的指示灯亮了,提示我们需要加油续水。”抑郁同样是起到了这个警示的作用,它提示我们需要情绪的管理、压力的释放、情感的呵护、生命的被关注。
在抑郁状态的时候我们会获得朋友的呵护、家人的支持、同事的关注,这何尝不是一种情感加油,何尝不是我们因抑郁而获得的益处。不良情绪会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同时也会赋予我们改变自我期待和与环境关系的融入的作用,如何看待你的抑郁将决定抑郁对你的价值。
不回避无孔不入的抑郁,当抑郁情绪出现的时候正视它、接受它,善待这样的不良情绪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