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测试 ≠ 心理健康

(2010-02-24 12:50:43)
标签:

娱乐

心理测验

心理测试

测试游戏

情感

健康

分类: 原创文章

心理测试 心理健康

 

北京晨晖心理咨询中心  柏燕谊

每天打开手机报你会看到简短但很有趣味的心理测试,翻开时尚杂志也会有形形色色的心理测试小游戏,如果你不知道自己适合穿什么衣服、交什么朋友、要做什么决定,那就去做心理测试,好像我们真的能够通过心理测试结果会发现新的自我或者新的方向。

我们的生活、工作、交友真的是一个个的心理测试能够解决的?

我给生活下定义

高二的李彦最近情绪低落,成绩下降。经过 家长老师的询问原来是在网上做了一个性格心理测验,测验结果显示李彦是属于抑郁型人格,并且提示李彦未来的工作、婚姻都会因为这个性格受到很大阻力,失败多于成功。面对这样的一个测试结果李彦压力很大,还没开始的人生原来早就有了答案,而且这个答案是如此的灰色,那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对一个对待未来对待生活充满了幻想和期待的青少年,这个结果怎能让人开心起来呢?

心理专家透视:

目前类似李彦这样的朋友为数不少,很多人通过一两个心理测验就给自己盲目定性。好像你的生活是各种测试血型或者星座的产物。

那么各种渠道种类繁多的心理测验的结果是否能够直接和心理健康挂钩呢?当然不是,心理测验不是公式也不是化学检验,不像是A型血的人去化验就永远是A型血,更不会像是1+1=2这么必然。

更何况原本没有可能变化的稳定因素也是有可能因为偶然事件而变化,就拿血型来说,如果你不幸的经历一次大的创伤进行全身换血,你的血型是有可能就此改变的。一个伴随我们降生的因素都有机会改变,更何况随时经受各种干扰和影响的人的意识和判断。

要相信给性格和个性下定义的是你自己,而不是那些娱乐大众的心理测试。抑郁型人格又不是不治之症,加强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调整好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安排,抑郁情绪很快就会偷偷溜走。

 

娱乐大众与被大众娱乐

心理游戏的目的其实很单纯,就是让你有兴趣参与,并且为此而给出下次购买载有这类心理游戏的杂志、报刊或者点击网络页面的一个理由,对于这类心理测试游戏其本质就是娱乐大众。

有的朋友对未来工作方向不能清楚的定位,对于自己适合找什么样的另一半也犹豫不决,在这样的时候看到相关的心理测试就会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此,如果答案满意就会很欣喜,如果答案完全相左,就会给原本已经不清晰的判断增添更多的迷雾。

程晓晓想看看自己的另外一半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于是她做了一个心理测试游戏,结论和她现有的恋爱对象开朗幽默性格并不符合,测试结果告诉晓晓只有成熟稳重具有家长式的性格风范,结果晓晓对自己男友的性格是否适合自己发生了很大的质疑,从而两个年轻人经常会引发争执,最终让邻里看好的一对年轻人的分手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心理专家透视:

如果你对自我的了解程度完全需要游戏中的十几个测试题才能够确认,甚至对自己婚姻的幸福也要寄托于此,那么你就完全背离了心理测试的基本功能。别忘了,它就是一个让你开心的东西,如果你不开心,那就干脆忽略它的影响,如果你开心那就把它当回事。但是不论你是否觉得它真的准确,一定要记住,如果要是让它对你的人生真的发生了影响和作用,那么最终这个游戏的结果就是你成为这个娱乐的一个因素,给大家乏味的生活增添了一些娱乐话题。

就算你要相信这个结果也建议这类朋友改变一下视角,不是考虑为什么我的男友不是测试结果的性格(你男友压根就是这样的性格,这你赖不着人家),而是要考虑为什么我会需要这样性格的男友。

从自我身上来寻求答案也许才是成长的很好途径。在这个娱乐的年代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来进行娱乐,就是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幸福快乐开玩笑,娱乐大众和被大众娱乐区别还是很大的。

 

解析心理测验游戏准确高的奥妙

小静是一个心理测试游戏的痴迷者,只要是有时间她就会上网搜寻各类的心理测试游戏,她的结论是不论是哪种心理测试游戏准确度还是有的,至少是70%

很多人就不理解,为什么这些心理游戏能够通过一些完全不相关的问题而透视我们的内心,它真的会是读心术那样神奇吗?

心理专家透视:

    心理测试游戏不过是商家为了吸引读者一个时尚的小把戏,这个说法绝对不是学院派的学者怕商业游戏抢了饭碗而如此矫情地说,而是因为编写心理测试游戏绝对是有理论依据作用下有规律可寻的。给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现在测试您喜欢吃什么口味的饮食。那么我测试的问题会根据您的出生地,生长环境,父母的籍贯以及身体健康程度等等来设计。如果这个测试我不想做的那么目的明显,那我可以用城市、乡村、小镇来筛查你的居住环境,可以让你在各种不同职业的罗列中选择出父母的职业来筛查你的生长环境,可以用你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来分析你的健康可能性,那么一个相对准确的信息就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获得,而你也并不知道这些问题背后真正的目的,所以就会觉得这些心理游戏仅仅通过一些没有关系的问题就能够透析你的内心是很神奇的事情。

心理测验和心理测验游戏的区别

科学心理测评

专业的心理测验不仅是辅助了解性格特质的一个工具,也是医院进行一些病症筛查和诊断时用的参考内容,而这样的心理测验是我们平时很难接触到的,即便是接触到了,由于这类测试不仅题量大,而且不考虑趣味性很枯燥所以我们很难有耐心做完,更何况专业的心理测试对环境影响、情绪的状态都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而且专业的心理测评是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工作者或者心理医生才能够准确的解读。

还有一种比较常用的心理测评是被很多用人单位招贤纳士时候作为参考工具的,这些测评同样也是有着严格的使用方法和固定的测试题目,它和我们平时做的趣味心理测验也是截然不同的。现代人才测评建立是在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社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种选才方法,它能对人的智力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发展潜能等素质进行综合测评,以帮助用人单位了解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对自身的了解,为科学用人和人尽其才提供可靠和有效的依据。

完整科学的心理测评包括四部分信息:信度、效度、常模和试题

信度、效度和常模的数据必须是详实可靠、可以切实验证、被业界广泛承认的,才能保证测评的质量。信度、效度和常模概念在后面将用最通俗的语言给予解释。

完整的心理测评结果分三个部分:基本参数、分析报告和结论。

首先,人才测评会得出一系列基本参数,用来量化被测者的各项性格和能力特征。

之后,人才测评会针对基本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对被测者进行全面的深入分析与评价。

最后,人才测评必须根据客户要求给出具体结论:在某一项工作内容上、某个工作岗位上,被测者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

估计看到这里您已经觉得头晕目眩不知所云,这就是科学的心理测评和趣味心理测验的区别,做游戏看乐子我们都喜欢,但是这只是娱乐工具并不是真正的心理测评,既然是科学就要保持科学的严肃、严谨,乏味枯燥也不可避免,要不怎么古语会说“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这个苦是不会有准确可言。

趣味心理测验游戏

趣味心理测验是建立在一些理论基础之上的心理游戏,题目设计也是以趣味性娱乐性为主,为了吸引你的测试兴趣会将一些时尚元素和热门事件融入心理测试游戏的题目当中。做心理测验游戏是不用考虑环境和情绪的影响,对测试者没有任何严格要求,只要你认识字看得懂,那么这个测试就是可以参与的。当然对于答案和准确度测试的设计者也是本质被试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一种态度,只是一个游戏谁会去真的较真呢。但是现在由于铺天盖地的心理测试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而且对于这个问题缺乏正确的引导,所以很多朋友违背了一个游戏的初衷,而将测试结论当成了生活的一个重要参考值。

就像我们小时候玩过家家的游戏,谁都知道这是一个游戏,所以在游戏中的娶小媳妇、有小宝宝我们都可以坦然接受,没谁是长大了也非要和小时候玩过家家的那个人结婚生子。

 

如何正确面对心理测试

一个设计科学、使用恰当的心理测验可以帮助专业人士做心理健康与否的筛查;特殊的心理测验能够帮助专业医生做诊断参考、用人单位做人才选拔;心理测验游戏在增加生活趣味性的同时可以让我们了解很多关于自己并不知晓的自我信息,通过对自我信息的深入了解激发个人的动力弥补生活中我们曾经忽视了的一些性格不足。

由此可见,心理测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更大的好处不在于如何利用测试结果,而在于通过了解检查的意义与功能。积极的说我们做测试是想试图通过更多的渠道了解自我、发现自我,对自我较弱的性格做一个整合,但是如果测试结果让你不从自己身上寻求突破和改变,而是一味的将测试结果套进客观现实,企图改变客观现实来掩饰自己的某些不足,那不论专业测评还是趣味游戏,你都违背了它的初衷。

心理测试在心理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如果一味的迷信测试结果就会夸大它的作用,放大心理测试结果的效应,产生不良的心理暗示。积极的看待自己的问题,不去回避和逃避心理测评或者心理游戏呈现出的问题,正确的认识和使用心理测试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自信美好。

要知道心理测验只是了解自我的一个工具,无论结果什么样子,让心理测验对自己产生多大影响的选择权依旧握在自己的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