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催眠,那是蒙事!

标签:
动物催眠催眠治疗师心理咨询科学松鼠会柏燕谊健康 |
分类: 原创文章 |
(科学松鼠会活动现场,正面的两位美女一位是上海卫视著名主持人李蕾,一位是著名青年歌手田原。侧面这个张牙舞爪正在说话的就是我啦,呵呵)
前段时间在北航做一个科学松鼠会的科学嘉年华活动,期间我做了一个催眠知识的普及讲座。那天北京迎来了第一场漫天飞雪,但是会场气氛很热烈,现场来了很多热爱科学的朋友。
在现场有些朋友对动物催眠有很多的疑问,对这个话题大家都很有兴趣。
引用我一个催眠行业的朋友的文字:在某些电视节目以及网络视频上,我们偶尔可以看到,某某催眠大师在表演催眠动物,声称自己可以把动物成功的催眠,并且也确实“催眠”了动物。那么动物催眠的真相是什么呢?
大家都知道,动物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第一反应是逃跑,一旦逃跑不了就启动另一套应激模式——装死。这是一种生物本能。舞台催眠师表演动物催眠的时候,就是利用了这种生物本能。在动物装死的阶段,看起来就好像是被“催眠”了一样,任由催眠师摆弄而不作出反抗。
说到这个动物催眠,当时我给大家的解释就是利用动物某些神经反射或者动物特性的条件反射而形成的现象。
但有一位朋友坚持自己经历的一些感受,她确定认为自己能够对那些流浪动物有催眠的能力。比如说自己路上遇见了一只小猫,她看着那只流浪猫就会有给猫催眠的感觉,因为那个猫不跑也不闹,很温顺的和她靠拢。
我承认猫的感觉是很灵敏的,古有猫有灵性,有九条命的传说,我自己也很喜欢猫,从小到大也养过几只猫咪,对于这位坚信自己有催眠能力的朋友,我认为那是因为面对这位朋友,猫咪能够分辨出她身上是没有进攻性的,这个人类是不会伤害它。猫虽然不是人,但是它也有感觉,灵性,也不傻。
还是一种生存本能的判断,而并非催眠。
之所以这位朋友这么确信自己的动物催眠能力,我倒是认为她对自己“特殊性”的性格特质是格外的看重,与其说她能够给动物催眠,倒不如说她很好的给自我进行了催眠。这个催眠就是让自己相信自己拥有一些旁人不具备的亲和能力。这不是一件坏事情,当我们认为自己拥有了某些神奇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就会在社交过程中信心倍增,有了对自己社交能力的信心,也就会在社交过程中处于积极的状态,对自己的社会交往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本着科学的角度,我还要说,她给动物实施的不是催眠,让自己坚信自己有动物催眠能力这个自我暗示,其实倒是这位朋友给自己的自我催眠。
催眠是很不神秘的一件事情,只是一种深度放松和高度体认的表现,就像做白日梦或者冥想,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潜意识会开放并吸取对自己有帮助及有益的暗示。当心理咨询师或者催眠治疗师施展催眠时,来访者会忘记身体机能和自我意识,这会使人更容易接受暗示,在治疗中不断的给予暗示,并持续多个疗程会使新的意识改变成为来访者永久的接受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