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网购狂
(2009-08-04 13:39:40)
标签:
网购《都市主妇》晨晖心理咨询柏燕谊网络情感 |
分类: 原创文章 |
自我疗法6
当网购从消费方式发展为生存方式,网购狂们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上购物网站,睡觉前最后一次出现的地点还是购物网站,甚至有人认为没有包裹在路上,人生就不完整。
网购狂们对于网购方式的依赖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它所能够提供的商品的依赖,而“沉溺”网购带来的坏处永远多于快乐。
此时此刻,你还要网购吗?
我为网购狂
文:艾小羊
专家指导:柏燕谊
不网购,干啥都没有精神
燕(29岁
燕青清楚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网购经历。要出差,发愁没有衣服穿,朋友介绍了几个网店,让她试试网购。那天加班完毕已经临近午夜,原本疲惫不堪的她一看到那些漂亮的衣裳、鞋子,精神就来了。“眼睛亮了,头发不乱了,办公室变得可爱了。”燕青坦言那种感觉很奇妙。
之后,每天工作完毕,燕青都会去熟悉的网店扫荡一番。购物的快乐让她暂时忘记了工作的烦恼和压力,渐渐地,她收藏夹里的网店越来越多,睡觉时间拖得越来越晚,家里各个角落都堆着网购来的物品。偶尔因意外不能上网,燕青便会焦虑不安,甚至失眠,第二天上班,情绪也会受影响。
GOOD解析:压力释放中的期待体现
偶然的网购经历让燕青找到了释放缓解工作压力的快速便捷的方式,漂亮的衣裳、鞋子等物品在燕青眼中其实都是“轻松”和“美好”的具体表现,通过购买这些“美好”来释放工作的烦恼和压力之余也体现出燕青渴望工作能够得到认可和拥有更多的愉悦休闲时间。但这个释放压力的副作用就是同时释放了自己的钱包和时间,这些释放又会增加燕青其他方面的焦虑。
GOOD支招:修建多种释放渠道
1.
2.
不想出门不愿意社交
小易(25岁
在没有迷上网购之前,小易只是一个轻微购物狂。
目前,小易保持最长的纪录是9天没下楼,反正网上什么都买得到,有一次,她甚至买了一个店主自己种的大南瓜,吃了两天。“我很少在同一家网店购物,总是不断转换阵地,买包卫生巾都要比较十几家店。喜欢这种东游西逛的热闹感觉,尽管在生活中,我是个彻底的冷清者。”小易已经完全不习惯去商场购物,看到售货员就心烦,一想到要跟他们说话心里就发毛。而且,尤其受不了街上人来人往的感觉,只想躲在家里成一统,弄到28岁了,连一个男朋友也没有。
GOOD解析:回避社交,缺乏自信
小易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回避和人言语交流,即便在网络中也是不断地转换阵地,这说明小易下意识拒绝和别人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也就是掩饰自我不愿意甚至害怕自我的暴露,小易对心理上的自我要求是比较完美,但在现实生活中对真实的自我又缺乏自信。不过小易还是期待改变,因为不论什么形式,购物本身就是社会交往的直接方式。
GOOD支招:相信自我,重新学习社会交往
1.
2.
3.
快乐和自信完全来自于网购
雅丽(31岁
生完宝宝后,雅丽就做起了全职太太。先生工作忙,很少陪她,她在深圳也没什么朋友,孤单寂寞的时候,就爱上了网购。
雅丽喜欢在固定的网店消费,跟店主成为朋友,虽然不能说太多知心话,至少可以谈谈商品。有时候,她甚至抱着宝宝一起上网,宝宝玩玩具,她搜罗商品,便不觉得在家带孩子很烦闷。雅丽坦言如今生活的快乐与自信已经完全依赖于网购,她很担心自己的心态会影响宝宝健康成长,却苦于无法戒掉网购瘾。
GOOD解析:快乐渠道单一,情感替代
造成雅丽网购成瘾的最大问题在于她自我快乐渠道狭窄,和情感需求没有满足。雅丽全部的生活重心都放在照顾先生和宝宝这一件事情上,先生的忙碌和孩子幼小导致没有人给她的付出做出价值的肯定,社会交往的不足使得雅丽缺乏倾诉对象,情绪得不到宣泄,和丈夫缺乏良好的沟通让雅丽情感得不到呵护。最终体现多层次的情感需求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GOOD支招:为生活织一张网
1.
2.
3.
只想用网购这件事儿成为同事的中心
纪纪(28岁
纪纪工作不轻松,时间却相对灵活。她享受收到网购包裹大家就立刻聚集在她那儿,品评一番的感觉。好像如果不这样,她就不知道该和同事们说些什么话。
她无数次告诉自己,不能再买了。可是,只要两天没收到包裹,她就觉得自己受了冷落,因为没同事聚焦到她这里品头论足了,于是忍不住轻点鼠标,开始开心购物之旅。
GOOD解析:友情和关注认同追求的转换
纪纪需要成为中心焦点的渴望一方面显示出她对友情的需求,另外一方面表达了纪纪渴望得到别人更多的关注,同时在别人品头论足过程中完成很多人对自己的认同需求。“交际欲”的支配下纪纪只会通过购买新奇物品吸引别人的关注,而在其他方面没有话题,表示纪纪生活内容相对单调,社交能力匮乏。
GOOD支招:学会吃喝玩乐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