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抑郁症”搭了“SM”的车,嗖地一下铺天盖地火起来。我带着一个研究生,两个本科生,很认真地拿小白鼠,做过抑郁造模实验,老鼠被我们车轮战给折腾得实实在在地抑郁了。
机体对同种强度的单一应激原会产生耐受性,所以参照文献,运用多种不可预知的刺激方式,以每天1次的频率交替应激小鼠们整整6周,共42天。包括电击足底、冰水游泳、热应激、夹尾、禁水、禁食、昼夜颠倒、明暗交替照明、黑暗、噪音、拥挤等刺激,具体刺激日程安排如下。除了拥挤震荡实验外,所有小白鼠都独笼喂养,独自接受应激。
http://ww3/large/5ebbc312jw1f7y2uv9actj20k00zk0v2.jpg
http://ww4/large/5ebbc312jw1f7y2v2b0i2j20k00zkgo2.jpg
这实验是有些讲究的,比如让老鼠吃饱了之后,迅速把老鼠倒挂起来,远远看去就像晾小衣服一样。把小白鼠尾巴尾部包上薄层棉花,用小长尾夹夹起来,在绳子上悬空吊起来。
如果老鼠们看见别的老鼠都被悬吊起来了,它们会以为这是在做游戏,或者误认为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总之,会不那么愤怒。为了避免这个真实的误会,每只老鼠和每只老鼠间,还用一张硬纸板隔开,独立空间里,小白鼠以为就自己这么倒霉,好不容易吃顿饱饭,就被抓来练倒立。
以及,把小老鼠扔进大白鼠笼子里去被震慑,能看得到小白鼠全身都在瑟瑟发抖。大家会好奇,为什么不用猫来恐吓,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洁净实验室里培养的猫,只好用大白鼠了。
如此这般如此,终于,小白鼠抑郁了。
小白鼠和人类一样,天生还是爱吃甜的。但抑郁之后,甜的也寡淡无味了,甜不甜都无所谓了,纯净水和1%蔗糖水的味道,它们感觉一样一样的,但是不抑郁的小白鼠,吃货的天性保持得很好,可是嫌弃纯水呢,把糖水喝得一干二净。
小白鼠被扔进水里,挣扎求生是本能,但抑郁小白鼠慨叹生不如死,懒得挣扎,大有视死如归淹死算了的淡然之气,也就四肢有轻微动作,保持头部在水面以上就不错了。
抑郁之后再把小白鼠喂饱了倒挂金钩,小白鼠处之泰然,随便你折腾,我自岿然不动,一点反抗都没有。
抓住小鼠尾根部,轻轻放入旷场实验箱正中心,好比把人放到空无一人,四壁黑漆漆的大体育馆。抑郁小白鼠对这种处境一样安之若素,在场中央呆着,懒洋洋地不肯动,一副不过如此的样子。正常小白鼠很好奇,四下观察,上窜下跳,活跃得很。
将小白鼠们断头处死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单胺类递质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含量,发现抑郁小白鼠大脑内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含量显著下降,但是5-羟色胺的分解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上升。这说明小白鼠的抑郁可不是装的,不是简单的不开心就可以解释的。
也就是说,小白鼠的抑郁,表现在了无生趣,世间种种都不再能激发起它探索、感知和享受的欲念,这种状态不是它能控制的,就像糖尿病人,就算很开心,很积极向上,也不能多分泌一些胰岛素。
抑郁的小鼠哀莫大于心死,不抑郁的小鼠,哀莫大于心不死。
鼠犹如此,人何以堪。
写下这些文字,纪念我曾经的抑郁时光,纪念在我手下牺牲的,生无可恋的抑郁小白鼠们。
http://ww2/large/5ebbc312jw1f7y3c9eenxj20go0cijrh.jpg
(朱毅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此文首发于今日头条,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