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度观察》第175期:以房能不能养老?


标签:
22度观察以房养老房子产权抵押房产估值居家养老房产 |
分类: 精彩节目回顾 |

中国正大步迈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目前有1.67亿老年人,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大中城市空巢家庭比例更是高达70%。养儿能不能防老?究竟什么可以养老?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以房养老”再度进入人们视野。所谓60岁前人养房,60岁后房养人,“以房养老”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出租,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接受老年公寓服务,这种养老模式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比较成熟,在中国,除北京上海于2007年相继推出过,今年年初,广州也开始试推行。但在两种声音的斗争中,这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始终步履维艰。反对者表示,不把房子留给子女而用来换养老的钞票,这与中国传统观念格格不入,并且操作起来繁琐、不保险;支持者则坚持这是缓解目前严峻养老困境的新出路。那么,以房养老究竟可行吗?靠谱吗?会不会沦为纸上谈兵的金融“废”品?《22度观察》与您共同关注。
主持人:我们观察,你们判断,欢迎收看《22度观察》,我是荆慕瑶。今天要观察的对象是以房养老。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新鲜又充满了争议的养老方式。认识一下我们的观察嘉宾,在我左手边的两位是支持以房养老的,他们分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刘卫兵和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卞洪登,欢迎两位。右边的两位嘉宾对此还持有不同意见,分别是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顾骏和FT中文网资深产业评论员张春蔚,同样欢迎二位。今天节目一开始要请大家伙给电视机前一位非常苦恼的儿子出出主意,最近他因为房子养老的事和自己的父亲搞得不可开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