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游客蝉联法国购物王值得高兴吗?

(2011-05-08 09:00:46)
标签:

蝉联

法国

奢侈品

购物尴尬

回流

免税商品

分类: 生活麻辣烫

中国游客蝉联法国购物王值得高兴吗?

 

    博友发来一纸条:中国游客蝉联法国购物王,你高兴吗?

    曾经,国人为我们成为世界的某某第一而欣喜若狂,沾沾自喜。而现在,有很多第一竟让我们高兴不起来。

    博友的话题来自环球退税公司最近公布的调查报告,就是这个报告,又让我们多了个第一:

    2010年中国游客在法国购买免税商品总额达6.5亿欧元,约合61.3亿元人民币,继2009年之后,蝉联法国购物王的称号。

    还有一组数字不得不提,2010年,外国游客在法国购买的免税商品总金额达30亿欧元,约合283亿元人民币,比2009年增长35%,这主要受到中国游客购买量的带动。排名第二的俄罗斯游客2010年共在法国购买2.2亿欧元,约合20.7亿元人民币的免税商品。

    不仅仅是在法国,中国游客在其他欧洲国家也很活跃。

    据环球退税报告称,中国购物者2010年1月至10月,在意大利的消费同比增长34%,在瑞典,中国购物者增长消费32%,再次取代俄罗斯,成为瑞典最大的旅游消费群体。

    舆论惊呼,就推动世界奢侈品消费增长而言,中国游客无可置疑地成为领头羊。

    当然,对于这块肥肉,世界各国垂涎三尺,没有守株待兔,而是使出浑身解数力争多抢一杯羹。

    为了吸引到更多的中国游客前来自己国家旅游购物,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等西方国家绞尽脑汁,推出一系列特色活动,各国商家也纷纷学习中国礼仪,增强中文服务,甚至推出银联卡购物优惠,争抢中国游客市场。

 对于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大国一跃成为奢侈品消费的主角,似乎有点不可思议。对此,央视名嘴白岩松是这样解读的:

 我们现在还存在一个刚富起来,大家对牌子非常在意,很多牌子在我们心中被无限地放大,觉得它是身份等等这样的标志,因此,我们现在有点未富先奢的意思。

 未富先奢!这不是典型的暴发户做派吗?这正常吗?

 还有一个让人汗颜的话题,当我们这么多的消费者在西方国家一掷千金的时候,似乎你买来的仅仅是第一,并没有买来更多的尊重。

  有人这样看到,当我们的游客大把大把的花钱转身离去的时候,很多洋人眼里流露的不是敬佩,而是鄙夷,是不屑一顾。他们对中国游客竭尽全力的购物感到不解,对中国人旅游购物时的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感到愤慨,对一些人在公共场合旁若无人的叼烟卷吞云吐雾更是难于容忍。

  买了人家的东西,让人家赚了钱,惹得人家不高兴,这算什么事?说明了什么?! 

  暂时放下这个话题,再来算笔经济帐:我们现在对奢侈品占有的冲动,高过很多的国家,有组数字很有意思,在法国,购物原来排第一的是俄罗斯,这一次中国取代了俄罗斯,现在是中国排第一,俄罗斯排第二,日本排第三,美国排第四,而美国排到第四所消费的数额只大致相当于中国的零头,是6000多万欧元,中国是1.5亿多。

  白岩松曾经感叹,如果要是像去年我们在法国那样,中国游客消费增长了35%,中国国内的消费要能增长35%的话,还用政府花几万亿,想那么多办法去刺激消费吗?

  白岩松的纠结并非空穴来风,不但在法国,自2009年起,访问洛杉矶的中国游客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它国家游客的增长速度,而中国游客的特点是热衷购物。根据最近的统计资料,中国游客花在礼品及纪念品上的钱要比其他国际游客花在这方面的钱高出一倍。

  令人冷眼相看的是,除购物、出外用餐、到市区观光以及游览名胜景点外,国内游客也很喜欢到赌场去试试手气。

    这样算下来,一年内,中国游客在洛杉矶的花销约为1.732亿元。

    而另一组数字该让我们有所警醒,2009年我国出境旅游消费总额420亿美元,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为380亿美元,也就是说在旅游方面我们已经出现了逆差,而2010年,这样的逆差高达60亿元,也就是中国人出去花的钱,花给别人的钱,已经不如人家进咱们国内花在这儿的钱,咱逆差60来亿。

    值得一提的是,境外购物的浪潮丝毫没消退的迹象,香港旅发局曾发布一个消息,今年2月13日至19日春节黄金周期间,访港旅客达到782163人次,同比增16.9%。在这期间,内地访港旅客超过七成,共计573014人次,同比增15.2%。其他长短途市场访港旅客达209149人次,增长21.6%。

    在2月16日(大年初三),内地访客达102849人次,相当于全天24小时内,每秒钟有一位内地游客抵港,创下内地旅客来港单日最高纪录。

    把自己的钱花在国外,拉动了人家的经济,赢来的不是尊重。而自己家的经济急需夸大内需来支撑,又视而不见,合适吗?

     有人说,奢侈品价格在境外购买确实是比在国内购买会便宜很多,很多时候在在境外购买可能是只有在国内购买的60%、70%左右。

     这是理由,也可能是重要的理由,但除了政府部门需要进行政策的完善和改进外,我们要做的该是什么呢?

    当中国游客蝉联法国购物王让人高兴不起来的时候,我们该在哪个层面反思,该从哪个角度突破,该用什么样的行动促成境外购物的回流来刺激整个国内经济再上新台阶,真到了该认真思考的时候了。

    最后一个疑问,谁会来当当咱们国家的购物王?那时,肯定会迎来无数掌声和鲜花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