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僧这人怎么说?
----《西游记》人物杂说之十
近日,不断有关心我的网友提出一个问题:
《西游记》人物杂说系列写到现在,轮也轮到取经路上那位默默无闻的沙僧了,问我有什么打算。
甚至有位中学老师还组织学生展开了“沙僧这人怎么说”大讨论,看谁的说法与作者的最接近。
这令我诚惶诚恐!
但感动之余又有些为难。
老实说,对于沙僧不是不想写,可每每拿起笔来便觉无话可说。写悟空、八戒时的激情全无,踯躅良久,终无作为,甚觉对不起昔日赫赫有名的卷帘大将军。
一日,与朋友在小酒馆对饮,兴浓时谈起难处,朋友推我一把,语出惊人:
“沙僧,不写也罢,不说也罢!”
我急问:“何故?”
他淡然一笑:“你老兄凡事太较真,太周到。要学会放弃,因人设策,就菜下碟。
“当今社会,会哭的孩子多吃奶已是不争的事实。
“唐僧是取经队伍里的主帅,不写不行;孙悟空是大名鼎鼎的捉妖英雄,享有崇高声誉,不说难于服众;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在仙界诸神中有口皆碑;判官崔珏掌管阳间人等生死,是阎王殿里的实权派不可小视;不写八戒,人家不高兴了,眼珠一转,搬弄些是非出来,给你小鞋穿,够你小子受的!
“唯有沙僧可以放弃,写不写无伤大雅。他总是默默无闻,不争名利。即使吃点亏,也是牙掉了往肚子里咽的主儿。很少给谁提什么意见,更别说找谁的麻烦。
重要的一点是,你不必担心他受点委屈会撂挑子不干,耍小孩子脾气。什么时候都能顾全大局,踏实认真的尽职尽责。”
朋友所言极是,可细想起来总觉得对不起良心。
为不让老实人吃亏,写博时,努力把字体设置大些,题目醒目些,这样咱们的沙僧不至于太难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