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富士康惹人关注是因为员工接二连三的跳楼闹剧,有关富士康的新闻和热议无不与跳楼联系在一起。
不管怎样,关于富士康公司引发的争议,真切反映了企业在管理方面的漏洞。
日前,一条有关富士康公司的消息赚足了眼球,但不是有关跳楼悲剧的。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召开全校动员大会,硬性规定该校2006级和2009级几个班的学生去深圳富士康实习。
接下来的看点是,学校派班主任到各个班级动员,而且口径惊人的一致:所有学生都必须去,不去的话没有毕业证。
无独有偶,在郑州市农业路一所大专院校也宣布了一项规定:
国庆节后,班里所有同学要到富士康实习6个月,最低不能少于4个月,否则不能报考“专升本”。
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想方设法弄到富士康,在郑州的高校尤其是大专类院校中,是一种普遍现象。
这样的规定,让很多学生无所适从,读大三的李文强很纠结:
如果学习电子工程等方向的学生到富士康实习,可以理解,但我们学的是新闻学,跟富士康的生产不搭界。
再者,今年年初,新闻专业的学生已经实习过了,大部分同学在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实习。
可是胳臂能扭过大腿吗?
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组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赴富士康科技集团顶岗实习有关事宜的紧急通知》明确指出:
“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其落户河南,对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落实,分管领导要深入一线具体指导、跟踪问效。”
对教育厅的这项硬性规定,很多人并不买账。
郑州交通技师学校的2009级学生认为,汽修专业跟富士康并无太多关联,不愿意去实习。
接下来的后果是,如果不去实习,就会被学校按退学处理。
这样,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如果不去富士康实习,河南的学生只能面对三种可能:不发毕业证、不能专升本、按退学处理。
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与河南临近的山西太原富士康,同样因为实习而闹得沸沸扬扬。
临汾一所中等职业学校学习文秘的学生也接到了通知,要去太原富士康实习3个月,不去就没有毕业证。
想问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
为什么一个很正常的实习计划非得用红头文件的形式强迫学生一律到富士康?为什么不能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专业合理分配实习单位?
不得不联想的是,这样的强逼,是不是富士康让学校得到了难以言传的好处?
河南省教育厅以红头文件的方式讨好富士康,让人浮想联翩,也是引起网友热议的焦点。
就这个话题说事,并不是由于富士康公司接连发生的跳楼悲剧而对其有任何蔑视和轻视,而是对于掌握公权力的部门提个醒:
凡事应该实事求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