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长沙天心区的女厕里设置的站式小便池
如厕难一直是城市化进程过程中的软肋,公厕的规格设置、造型设计、投资多少也时常成为媒体和网民关注的焦点。
从豪华公厕的修建到招聘研究生当厕所管理员,有关公厕的话题不绝于耳。
是啊,以民为本,一个连百姓如厕难都解决不了的城市很难说具备了现代化城市的基本要素,很难说关心老百姓的衣食住行。
但是,围绕公测的话题不断翻新,赚人眼球,甚至成为地方官员捞取政绩引人注目的道具,就显得有点不正常了。
这不又有一条关于公厕的消息进入公众的视野:
日前,长沙湘江一桥旁的公共女厕所中,就安装了站立式小便池。
据天心区环卫部门负责人透露,站立式小便池主要是给3岁左右的小男孩用的。
根据测算,该厕所每天人流量上万,经常发现有年轻的妈妈遇到这样的难题:女家长带着几岁的孩子外出,让小孩单独进男厕不放心,送进女厕所又不方便。因此他们特意在女厕所开辟了这一区域,用人性化的设施为市民提供方便。
如此为民排忧解难,不仅没有得到百姓的击掌叫绝,反而引起民众的质疑和不满。
很多市民对在女厕内设立小男孩便池持否定意见:如果我上厕所时,发现小男孩就站在眼前站着撒尿,会很尴尬。
有网友提出,在女厕内建小男孩便池,是否也该在男厕内建个小女孩便池,万一爸爸带女孩子出来了,遇到和妈妈带小男孩出来一样的难题怎么办?果真如此,岂不乱了大套?
有人担忧,让男孩在女厕里撒尿会给他幼小的心灵产生不良影响,滋生种种不文明、不道德行为。
对于种种争议,天心区负责人是这样回应的:
由于人流量大,因此有保洁员值班。假若进入女厕所上厕所的小男孩年龄比较大,保洁人员会进行劝阻。此外,小男孩站立区和女厕所蹲位虽然都在女厕所中,但实际上还是分开的,因为蹲位有隔离门和门栅,女性如厕时和外界是分开的,一旦隔离门损坏,保洁员也将及时修复,绝不会让如厕女性感到尴尬。
可随之带来的问题是,规定限于三岁以下男孩进入女厕,年龄如何界定,是不是上厕所还要带上户口本,仅靠目测来判断很可能并不准确。再者,由保洁员负责管理,能管到什么程度,会不会因此发生太多的纠纷,千万别把好事办砸了。
但是,天心区围绕厕所想办的好事并非只此一件:他们还计划在某些人流密集的公厕推出女用站立小便厕位,以缓解女厕蹲位不足的情况。
其实,在女厕内推出站立小便厕位并不是创新。在国外有,早在几年前,西安就进行过尝试。
早在几年前,在西安西华门星级女厕内,专门设了一个跟男式小便池一样的站立小便池,女士要用这种便池必须使用女用导流器。
这种女用导流器是由硬纸板和棉网组成的,上厕所时,将导流器对准会阴部,只要将导流器倾斜或上半身稍向前倾斜,尿液会沿导尿口流向便槽。
意想不到的是,当开张后几天内,仅有一位女老外使用过站立小便厕位,而西安市民还没有一位试过。
不管在女厕内修建小男孩便池,还是设立站立小便厕位,都与国民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风情民俗有很大差异,并不符合我们的国情,与其在出奇方面绞尽脑汁,不如实实在在办些为百姓称道的实事好事。
与民为本不需要出奇,更不需要作秀,如果以吸引眼球为本来对待为民排忧解难无异南辕北辙,遭老百姓唾弃。
这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