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乙醇汽油作为新能源走进我们的生活不是一天两天了。
作为一种新型清洁燃料,乙醇汽油是当今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重点,符合我国能源替代战略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技术上成熟安全可靠,在我国完全适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乙醇汽油的低碳环保令人鼓舞,据调查,使用乙醇汽油期间,城市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季均值与使用普通汽油比较,二氧化氮下降了8%与一氧化碳下降5%。
然而,国内最大的民营石油企业会员组织——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上书国家发改委,呼吁立即叫停国内的玉米制乙醇汽油项目。
石油委叫停用玉米制造乙醇汽油的理由很简单:汽车在与农民争玉米,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听起来有点南辕北辙,汽车怎么和农民争起玉米来?
因为国内部分乙醇加工厂为了享受每吨1880元的国家补贴及免税政策,使用玉米加工车用乙醇汽油,将新上市的玉米抢购一空,使得养殖业所需要的饲料玉米严重短缺,且价格大幅度上涨。
这并非危言耸听。有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
1000万吨乙醇汽油制造产能,按每3吨玉米制1吨乙醇汽油的行业生产水平计算,每年需要3000万吨的玉米原料。
直接造成的后果是,今年上半年,我国首次从玉米净出口国变为玉米净进口国。
而由于养殖业没有国家补贴政策,无法承受高涨的饲料玉米价格,进而造成市场上的农副产品供应面临短缺,价格上涨。
这里有组数据:7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平均出库价格为1845元/吨,同比上涨15.7%。
其实,在成本核算上,用玉米制造乙醇汽油并不划算:
目前市场上的玉米每吨价格约在1900元-2000元之间,按生产一吨车用乙醇消耗3.3吨玉米计算,每吨乙醇仅玉米的成本就高达6270元-6600元,若再加上其它成本,每吨乙醇的成本最少为8000元-9000元,而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两吨成品汽油或是柴油。
对消费者而言,用玉米制造的乙醇汽油也难堪重负:
来自汽车工业部门的一项统计分析,目前,车用乙醇汽油的消耗量远高于普通汽油,存在高能耗、低效率的现象。而一辆车用乙醇汽油的汽车,一年所需的费用比使用普通汽油的车辆高1500元左右。
而厂家对用玉米制造乙醇汽油趋之若鹜最根本的是本着国家当初为了发展乙醇汽油而制定的补贴和免税政策。
这种政策也确实起到了激励作用。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巴西、美国之后第三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国和应用,国家批准建设的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已形成每年102万吨的生产能力。
但是,始料不及的是,对玉米的大量消耗已危及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中粮生化能源(肇东)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具实力的酒精生产基地,按照它年使用玉米生产各类乙醇310万吨来计算,一年消耗玉米达1000万吨。中国粮食储备仅为2.25亿吨,黑龙江粮食储量约为1000万吨,而中粮肇东消耗的粮食,是全国粮食储备的1/20,相当于黑龙江全省的量。
警钟已经敲响!
为了彻底根除用玉米加工乙醇汽油对粮食安全及农民利益带来的严重冲击,立即叫停对乙醇企业的优惠政策,把这些财税补贴倾斜到目前成本高于陈化粮的用于加工燃料乙醇的麦秸秆、木薯等上面来。这样既可促进生物汽油的技术发展,又能解决汽车与百姓争粮食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说到底,我国未来潜在的粮食危机比可能的燃料危机更值得警惕。
但愿,在这个问题上能当断则断,堵住投机者钻政策空子的漏洞。
粮食问题,农民问题历来是关乎国家利益的大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