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台山下笑声浓,报道“油花”翻滚!
6月26日,《燕赵时评圈》的当家产品---《老克打油坊》开进北方仙山天台山。
“油友”们的到来好似给原本清凉宜人的天台山加了把火,让人闷热难耐,大多只得止步于天台山脚下,来分享做一名“打油工”的苦乐年华。
曲终人散,博友们开始纷纷盘点《老克打油坊》匆匆移师天台山冒出的点点油花,那油花竟然异常美丽。
殊不知,打油坊不经意间留给天台山的种种疑案也颇耐人玩味。
一,《老克打油坊》何时出汽油?
这个问题,在天台山脚下已由《中山龙吟》郑重向老板克总提出。
原因有二:一是汽油燃点低,易燃烧,轻轻一点就成燎原之势。比打香油、酱油来得快,也省去挑上担子沿街叫卖之苦;二是,出汽油可以缓解日期紧张的能源供应,油友自身可不再为汽油的涨价叫苦不迭。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
二,张总打油诗由谁来追索?
在打油坊的小结会上,面对红红火火的喜人场景,张总激奋难抑,随口打了一桶油,不想被兴奋的小鸟叼走了其中一句,致成憾事。打油坊应急派神捕追回,以补缺憾。
三,《一缕轻风》首次显身为何青涩开局?
《一缕轻风》在当地是颇有名气的才女,可谓资深诗人。首次亮相时评圈,却异常低调,致使好多博友没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这不能不算是此次聚会的一桩憾事。
四,刘“县长”的小本本有多少“油料”?
县生有个小习惯,一个小本子随时拿手上,随时备“油料”,随时出精油。诗思泉涌,与这个小本本有很大关系。只是有点存疑,县长小本本到底存储多少“油料”?
五,《蛟潭月影》的傲骨能否多长2斤肉?
在天台山,第一次发现长有一身傲骨的《蛟潭月影》瘦得让人哀怜,何时再长2斤肉,让这身傲骨肥一点?我们共同关注。
六,《唐朝小雨》缘何不能飘洒落下?
时常给打油坊带来细雨的《唐朝小雨》,面对天台山的酷热显得力不从心,只得任由热浪席卷油友。尽管事后有“小雨愧不能降雨”的悔意,但并未道出个中原委,需明察。
七,兰百合、清风高跟鞋的玄机在哪?
在开往天台山的队伍里,有一道亮丽的风景:兰百合和清风的高跟鞋惹人注意,但是却没有落到队伍的后头,独自到达了目的地。上山穿高跟鞋有点养眼,也有点另类,不知这高跟鞋里有何玄机?
八,青梅煮酒真是海量?
见到《青梅煮酒》几次,总见他忙碌的身影,不见他豪饮的潇洒。昨天,终现真身。酒过几巡,仍镇定如昨,不见醉态。只问海量几何?
九,老克为何坚持留下来?
本来说好打道回府,可风云突变,克老板执意与刘县长、付志伟留下来,并声称即使到了市里还要再返回来,个中由头让《中山龙吟》感动万分。到底什么由头,谁能猜透?
十,到底红旗能打多久?
开进天台山,《老克打油坊》的旗帜迎风飘扬,平添一道风景。作为“针砭时弊,激扬文字”的品牌栏目能否飘到建国100周年?我们祝福,我们祈愿。
未来有多远?不需回答,只在心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