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本山携弟子表演小品《捐助》
虎年春晚落下帷幕。
一边是观众褒贬不一,议论纷纷;一边是央视信誓旦旦说53.8%的观众认为很好。
按照规定套路,央视在春节晚会进行时,要对春晚在全国的收视情况进行调查,之后便有一份收视率调查结果新鲜出炉。
今年也不例外。央视记者裴裴在晚会进行中来到央视市场研究室,采访报道了春晚收视调查情况。央视在第一时间公布了今年春晚的收视情况:
央视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访问从昨晚的8点30开始,持续了3个多小时。截至12点,共成功访问2290个家庭,其中2122个家庭收看了春节联欢晚会。经数据加权后推算出,今年除夕在全国收看电视的家庭中有96.1%的家庭收看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收看过晚会节目的家庭中,有81.6%的受访者认为今年春晚办得好,53.8%的观众认为办得很好.
央视市场研究室副总裁田涛似乎为了验证调查的公正,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此次调查涉及全国406个城市(为何不包括农村?),了解了全国观众的整体反映。他认为这个结果比较客观、迅速、准确、科学。
96.1%!也就是说,在全国,一百个家庭中就有96个家庭收看央视的春晚。
看到这个结果,我非但没有高兴起来,反而有一种被愚弄得感觉:我们“被收视”了!
好多年了,央视每年公布春晚的收视率,又每每不能让人信服!
就拿我这个家庭来说,四口人。忙活完,打开电视,锁定春晚频道。不到8点,小女儿被小朋友叫走放鞭炮去了;8点整,晚会开始,大女儿说要洗头,走开了。我追问了一句,不看晚会吗?她说,先洗头吧,没什么意思。而妻子,一会忙着给女儿剪头发,一会又记起什么活还没干完。看没看晚会,我心里明白。总之,完全没有前几年,一家人老老实实呆在电视机前津津有味的欣赏春晚的氛围。
于是,我又打听了好几个朋友问他们家收看春晚的情况,结果大同小异。
你没看春晚,央视硬说你看了,而且是自己夸自己的孩子多么招人喜欢,谁都想多看一眼!真让人忍俊不禁。
历年的春晚多呼吁改革创新,多感觉春晚的路越走越窄,其表现就是观众和春晚渐行渐远。
为了稳住观众,央视也想了不少法子,比如开门办春晚等等。但央视手里历年的收视率有异常的高,多在95%以上!这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有个事实,2009年央视春晚收视率最高的省份为辽宁,高达88.9。收视最低的分别是广东、广西和海南。可见,南方观众和央视“北味”春晚彼此都不太“感冒”。春晚在北方地区收视率超五成,春晚南北收视相差近70倍。这个现象已经持续了很久,并且近几年有越演越烈的趋势。
前几年,有个认真的网友叫了一次真。针对95%以上的收视率,他问了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现在电视覆盖率是多少?我们国家5岁以下幼儿有多少?80岁以上老人有多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一线员工有多少?现因汶川地震正在重建,看不上电视的有多少?难道这些人才占4%吗?这不是瞪个眼睛撒谎吗?你要想撒谎还不如来个大的,你就说现在收视率为300%,因为外星人也都非常关注我们的春晚。
再说,除夕央视也还有其他综艺节目频道,也都有各自的“铁杆”观众,何况当晚还有冬奥会,又有多少人看春晚而舍冬奥?三下五除二,央视春晚的收视率还有多少?
不知道,96.1%面对这样的疑问该如何作答,心里那份自豪还剩多少?这样的尴尬无奈还是有意?
我想,回答这些问题,大概不太容易。但央视为了避免尴尬,遭众人诟病,以后以不公布收视率为上策,因为你的结果不是你们说的科学、迅速、准确。简直是在玩皇帝的新装,而这个游戏并不好玩。
你要实在割舍不下,硬想搞个什么率,建议搞个春晚频道“锁定率”调查,这个肯定比收视率真实、准确,至少差距小些。因为基本常识,“收”不一定“视”,“视”必定要“收”,两个动词不一定完全同步。
别怨我们较真,这不是小题大作。
你看,2009
草民们“被代表”、“被工资”、“被艾滋”、“被痊愈”。在这里“被”已不再是原来的本意,成为“不知情、不领情、不认可,迫不得已、无能为力”的代名词,表达的是一种民意的弱势、委屈和被动无奈。
面对春晚,我们真的不愿再“被收视”,没看就是没看。在这个问题上,咱不说假话,更不愿让春晚替咱说假话。
不被“被收视”,我的未来不是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