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05-23 15:03:48)
标签:

鲁迅

大车

土路

家乡

车路

葛先行

自然

杂谈

分类: 童年杂记

/葛先行

鲁迅先生先前写过路一文,想必诸位有读过罢。今日写路不比先生一文,乃实实在在之路。要说的也是小时候家乡的路,或称之为家乡的土路罢。

其实家乡的路好似也没什么可写的,但记忆里却还清楚。路吗,就是被人们踩出来的,所以家乡的路,可谓是每一条都是实在的真路。朋友们似乎要反问我了,别处的路就不是真路吗。还是作解一下,此真路之意是说农村人一步步真实走出来的路,没有要规划的意思,亦不是逼迫之路,多半自然形成,不自觉成了路。

知堂先生曾描述他家乡的路:处处铺满青石板,很是羡慕。我的家乡就看见不到如此雅致的小路,就是土路,连小一点的石子也遇见不到。虽是土路,亦不平整,总是坑坑洼洼。不过,穿着布鞋走在上面还算舒服,软软的,亲近。

记得路上总是有些痕迹,多是下雨留下的。没有车路印,即便是有,也是自行车。后来就有了真正的车路印了,有摩托车留下的,有拖拉机留下的,所以看一看这个村庄的路便可知晓村子里有什么现代化的车了。除此外,母亲那个时代路上也有车印,譬如那时的“大车”,或喊作牛车。小时候我还见过那样一种大车,不过打从我见到始,他就已躺在那里。大车看起来不是很美,车轮很大,也很笨重,浑身竟是沧桑。母亲那会,生产队不少活可全仰仗他帮忙。读小学时,一次在父亲乘书的柜子里翻见过一篇油印的文字,“大车”就是题目,现在回想起那是首诗作,内容已记不起。后来大车就毁掉了,车身被劈开当了煮饭柴火,车上的铁钉也换作了钱。不过,虽看见不到路上的大车印,却能见上大车一眼也颇幸运。

幼时最怕下雨,因为没有胶鞋穿,走不出去。想出去玩耍也只好等驻雨后挽起裤脚赤脚出去。和一群小朋友跑到路上淌路上小沟里存的水,或用手挖些好的泥巴在路边玩,做房子,做小动物,现在想想还甚有意思。最坏的就是把双脚泡白了,回到家里老是痒痒。论过瘾的还不是这些,要数到村边的路上看人推车。很多人是雨前骑上自行车出门的,回来下雨可是糟糕,一边用力的在路上推着车子,一手里还拿着树枝,不时要透车圈上粘的泥巴,推上几步就要站一站,累得满头是汗。每每看到此情形我们就躲在旁边大笑,有时嘴里还喊着“看你下回还骑车子吗”。后来到镇上念书,离家就远了,也要骑车子,遇到下雨自然也就不少。当自己亲手推车子累得满头大汗时,再想当初取笑别人,自己也不由乐了起来。

村头有个十字路口,那是许多如我一样大的小孩不情愿走过的,大抵是害怕的缘故。家乡有一旧俗:有人去世后,待入埋前一晚丙夜三更时分,要在这十字路中间焚烧死者生前所穿戴的杂物,且一边烧亲人还需一边哭,多半是妇女在哭,要知道深夜听到哭喊声是吓人的。到次日入地还需经过十字路口,亲人们送到这里,并在此再哭上一时,等有人劝说“别哭了,回去吧”,方才止。每遇上有人过世,我都要好几晚上不敢出门,就是白天非要经过那十字路,亦是绕道而行。以后渐渐大了,就好很多,慢慢淡忘了这些。

现在家乡的路已不比之前的路,水泥路,石子路,土路已没几条。路上也很少见到深深的印迹,即便下上几场雨,即便现在有人买了轿车。当然,走在上面硬硬的。为何花钱的路却不舒服了,大抵是因为不是自然的吧,又有许多事情不是如此呢。人们曰,此为进步。

http://imgcache.qq.com.qqdiy.info/a/s/m.ph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