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长篇小说《岁月的河》 天降的灾祸
(2009-12-27 18:31:23)| 分类: 长篇小说 |
程知慧在十四岁时,父亲程道路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不幸。对知慧来讲,这天是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天。父亲出事时,知慧还在学校里读书,是二叔程道吉急火火跑来,告诉他父亲出车祸了!还是少年的知慧吓呆了,不知如何是好。二叔见他还愣着,拉住他的手就往医院跑去。在医院里,知慧见到了血肉模糊的父亲,当时父亲已经昏死过去,对知慧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那张因失血过多而显得苍白的脸......
如果不是父亲命大,恐怕在他三十七岁这年就性命难保了。在海口公社医院,姓齐的院长亲自为父亲做了紧急抢救手术。但因为伤势严重,齐院长让父亲立刻转院去青岛或是烟台,说海口公社医院和龙州县医院都救不了父亲。从齐院长的眼神中看出,父亲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没有希望了。
全家人都赶来了。知慧看见母亲领着四岁的弟弟知剑挤到了父亲的手术床前嚎啕大哭起来。在母亲的身后,还跟着九岁的妹妹知悦....
三叔程道龙和四叔程道广也赶来了。后面跟着的是二婶和三婶,三婶怀里抱着正吃奶的小程强。三叔的大儿程知武,以及流着鼻涕浑身脏兮兮的二儿程知春随后也赶来了。这年四叔程道广才二十五六岁,还没娶上媳妇。二叔家的程常望在学校里读书,没人告知他这个不幸的消息,所以还在安心的听老师讲课。女儿程笋萍还小,在知慧奶奶那儿看养......
除了知慧的爷爷奶奶以及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外,作为程家这一族里的人几乎都来了。知慧母亲看见丈夫在这个医院救不活了,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在她跟前的小知剑不知跟前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瞪着两只惊恐的大眼,声音尖厉地哭叫着。知慧的三个叔叔简单的商量一下,都同意马上转院。在征求母亲意见时,见母亲只是哭喊着,根本就听不进去任何话了。
于是,二婶和三婶将哭着的母亲拖开,又把声嘶力竭的知悦抱走,三个叔叔帮着医生把父亲抬上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往青岛方向驶去。
说程道路命大,是说三轮车如果不歇气地开到青岛,少说也得七八个钟头。那样的话,程道路真的就死在车上了。幸运的是,那辆破三轮车驶到一半路程时,也就是恰好经过莱阳时抛锚了。跟车的二叔和三叔急得要命,眼瞅着去不了青岛了。怎么办?二叔下车去打听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莱阳城内有个部队医院,当即就决定就近转到那个部队医院。
就在这个医院里,程道路奇迹般的被救活了。知慧清楚的记得,父亲的手术整整做了一天。父亲的头顶缝了十多针,腹部和胸腔全部被打开,将撞烂的脾全部切除,肺切除了三分之一,两根撞断的肋骨也切掉了。右脚踝骨呈粉碎性骨折,医生用镊子将碎骨片一一夹出,一条右腿断成数折。手术做完后,全身上下的伤口缝合了一百四十多针。
然而程道路顽强的活了下来。但他已经是一个只能躺在炕上的残疾人了。医生告诉知慧妈,那切除的两根肋骨断裂后还深深的插进胃里,医生费了好大劲才弄出来。现在胃上还有两个窟窿呢。
一个月后,程道路被送回海口公社医院。此刻,一家人又喜又悲。喜的是,父亲出了这么严重的车祸居然把命保住了,悲的是,昨天还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今天就成了残废人。
当齐院长听说程道路大难不死,感到非常惊讶。在他看来,人被撞成那个样,恐怕神仙也救不活他。为此,齐院长特地来看望程道路,直到证实了这个人还活着时,才相信这是真的。他握着程道路的手说:
“你的命真大......”
齐院长走后,知慧的爷爷奶奶都来看儿子了。爷爷和奶奶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老人怎么能不害怕?
屋里屋外都挤满了程家的人。知慧的三个叔叔和两个婶子都在,此刻都表现出了对大哥的深切同情和极大关怀。看到大儿植物人似的躺在炕上,知慧的爷爷奶奶一迭声的唉叹。是啊,儿子是老两口一手拉扯大的,四个儿子都是老人的宝贝,哪个出了事都会是老人伤心的。
一大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祖孙三代人都汇集在这里。假如老大程道路没伤成这样,祖孙三代很难凑到这里的。因为老二、老三成家后各自都在为生活奔波,一年中难得有空闲相聚,只在大年初一早晨三四点钟去给老人拜年时,有时间凑到一起。
知慧明显看出,最悲痛的自然数母亲了。对母亲来讲,今后他不但要拉扯大三个孩子,单独挑起生活的重担,而且还要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毕竟母亲只有三十四岁啊。
看到母亲眼泪都哭干了,十四岁的知慧也跟着哭起来。二婶和三婶将母亲搀到西屋,不停的劝慰母亲。程道广跑到西屋对知慧母亲说:
"嫂子,别哭坏了身子......”
平时,知慧母亲对这个尚未结婚的小叔挺关心的,叔嫂俩经常开开玩笑,尤其是道广,没事总爱到大哥家遛一趟,嫂子长嫂子短的叫着。对于大哥的不幸遭遇,他别是对嫂子今后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磨难,程道广已经替嫂子想到了。他担心还正年轻的嫂子会不会因此而垮掉......
二叔程道吉和三叔程道龙只是出于血缘的关系忙里忙外的操持着这件事。两人也都非常同情大哥,该做的也都做了,但并不像四弟那样着急和担忧。
当然,知慧的爷爷奶奶也是非常悲伤的。爷爷一下在苍老了许多,这可是他的大儿子呀,四个儿子中,数大儿子最对老人的心思,可是偏偏让大儿子遇上了事。老人难过极了,他想,这要是能换换有多好?他反正是老了,已经不中用了,而大儿子正在好时候,家里正该他出力的时候。唉,如果让他摊上这事,让大儿子安然无恙,那该多好?老人想着,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年,小程越刚刚三岁,比知剑还小一岁。大伯家发生的一切,对他来说都象与他无关似的。他甚至都闹不清大伯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都聚在这里?
小程越是被姐姐笋萍领来的。知慧的二婶临来时,让笋萍在家好好看着弟弟,不准她领着弟弟外出。谁知二婶一走,笋萍就领着小程越跑来了。
此刻,小程越正在人堆里和知剑玩呢。大人们都悲伤的要命,而孩子们却捉起了迷藏。
和小程越一样,知剑也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当他被母亲抱着时,看到母亲在父亲旁边只擦眼泪,而父亲却总是躺在那里,还不时安慰母亲。后来,她挣脱下来是因为看到笋萍领着程越走进来,两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知慧很懂事的站在母亲身后。在这个家里,作为程家的长孙,尽管他才十四岁,但已经比同年龄的孩子懂事多了。虽然他一声不吭的站着,可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家里遇到了什么不幸,心情也同母亲一样的悲痛。
真的,他已经知道什么叫悲伤了,这从他的面部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他象大人似的面部紧绷着,眉宇似乎拧到一块了。
从身高上看,知慧现在比母亲还要高些,差不多快要跟四叔程道广一般高了。在父亲这一辈,四叔是最矮的一个。从骨架上看,知慧虽然显得单薄了些,但身子骨确实蛮阔大的,尤其是两肩和一双大手,已像大人一样又宽又大了。
农村大多数家庭中,一般情况下是舍不得吃鸡蛋和面食的,当然更舍不得花七八毛钱去买肉来吃。知慧家虽说养了几只鸡,攒了点鸡蛋,也都是攒点卖点,大都卖给食品站了,以此补贴家庭日常开支。
吃饭时,程道路不能下炕,就把饭桌搬到炕上。程道路挺费劲的将身子斜倚在身后的旧被上,拿起筷子后又放下来了,眉头皱了皱说:
"往后能省就省......”
知慧母亲明白丈夫这话的意思。一个鸡蛋能卖七八分钱呢,省些卖给食品站不是可以补贴家用吗?用来换盐还能换半斤呢!
可丈夫刚出院,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家里的钱早花光了,知慧妈甚至还想把银行里存的一百块钱取出,给丈夫买点补品,最好买只母鸡炖炖,无论如何,也得给丈夫补补身子啊。知慧妈虽说是识字不多的农村妇女,但她像所有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母爱心肠和能吃苦的精神。自从嫁给程道路后,先是在老住宅的西厢房里住了两年,生下知慧后才好歹盖了三间房搬了进来。他非常体贴程道路,知道丈夫在外开车挺不容易,家务事她一人全包了,还能让丈夫回家吃上热呼呼的饭菜,这样也能让丈夫更好的得到休息,尽到做妻子的责任。
如果不是父亲命大,恐怕在他三十七岁这年就性命难保了。在海口公社医院,姓齐的院长亲自为父亲做了紧急抢救手术。但因为伤势严重,齐院长让父亲立刻转院去青岛或是烟台,说海口公社医院和龙州县医院都救不了父亲。从齐院长的眼神中看出,父亲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没有希望了。
全家人都赶来了。知慧看见母亲领着四岁的弟弟知剑挤到了父亲的手术床前嚎啕大哭起来。在母亲的身后,还跟着九岁的妹妹知悦....
三叔程道龙和四叔程道广也赶来了。后面跟着的是二婶和三婶,三婶怀里抱着正吃奶的小程强。三叔的大儿程知武,以及流着鼻涕浑身脏兮兮的二儿程知春随后也赶来了。这年四叔程道广才二十五六岁,还没娶上媳妇。二叔家的程常望在学校里读书,没人告知他这个不幸的消息,所以还在安心的听老师讲课。女儿程笋萍还小,在知慧奶奶那儿看养......
除了知慧的爷爷奶奶以及几个不懂事的孩子外,作为程家这一族里的人几乎都来了。知慧母亲看见丈夫在这个医院救不活了,悲痛欲绝,哭得死去活来。在她跟前的小知剑不知跟前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瞪着两只惊恐的大眼,声音尖厉地哭叫着。知慧的三个叔叔简单的商量一下,都同意马上转院。在征求母亲意见时,见母亲只是哭喊着,根本就听不进去任何话了。
于是,二婶和三婶将哭着的母亲拖开,又把声嘶力竭的知悦抱走,三个叔叔帮着医生把父亲抬上了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往青岛方向驶去。
说程道路命大,是说三轮车如果不歇气地开到青岛,少说也得七八个钟头。那样的话,程道路真的就死在车上了。幸运的是,那辆破三轮车驶到一半路程时,也就是恰好经过莱阳时抛锚了。跟车的二叔和三叔急得要命,眼瞅着去不了青岛了。怎么办?二叔下车去打听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莱阳城内有个部队医院,当即就决定就近转到那个部队医院。
就在这个医院里,程道路奇迹般的被救活了。知慧清楚的记得,父亲的手术整整做了一天。父亲的头顶缝了十多针,腹部和胸腔全部被打开,将撞烂的脾全部切除,肺切除了三分之一,两根撞断的肋骨也切掉了。右脚踝骨呈粉碎性骨折,医生用镊子将碎骨片一一夹出,一条右腿断成数折。手术做完后,全身上下的伤口缝合了一百四十多针。
然而程道路顽强的活了下来。但他已经是一个只能躺在炕上的残疾人了。医生告诉知慧妈,那切除的两根肋骨断裂后还深深的插进胃里,医生费了好大劲才弄出来。现在胃上还有两个窟窿呢。
一个月后,程道路被送回海口公社医院。此刻,一家人又喜又悲。喜的是,父亲出了这么严重的车祸居然把命保住了,悲的是,昨天还是一个身强力壮的男子汉今天就成了残废人。
当齐院长听说程道路大难不死,感到非常惊讶。在他看来,人被撞成那个样,恐怕神仙也救不活他。为此,齐院长特地来看望程道路,直到证实了这个人还活着时,才相信这是真的。他握着程道路的手说:
“你的命真大......”
齐院长走后,知慧的爷爷奶奶都来看儿子了。爷爷和奶奶都是快七十岁的人了,儿子出了这么大的事,老人怎么能不害怕?
屋里屋外都挤满了程家的人。知慧的三个叔叔和两个婶子都在,此刻都表现出了对大哥的深切同情和极大关怀。看到大儿植物人似的躺在炕上,知慧的爷爷奶奶一迭声的唉叹。是啊,儿子是老两口一手拉扯大的,四个儿子都是老人的宝贝,哪个出了事都会是老人伤心的。
一大家人都沉浸在悲伤之中。祖孙三代人都汇集在这里。假如老大程道路没伤成这样,祖孙三代很难凑到这里的。因为老二、老三成家后各自都在为生活奔波,一年中难得有空闲相聚,只在大年初一早晨三四点钟去给老人拜年时,有时间凑到一起。
知慧明显看出,最悲痛的自然数母亲了。对母亲来讲,今后他不但要拉扯大三个孩子,单独挑起生活的重担,而且还要面临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毕竟母亲只有三十四岁啊。
看到母亲眼泪都哭干了,十四岁的知慧也跟着哭起来。二婶和三婶将母亲搀到西屋,不停的劝慰母亲。程道广跑到西屋对知慧母亲说:
"嫂子,别哭坏了身子......”
平时,知慧母亲对这个尚未结婚的小叔挺关心的,叔嫂俩经常开开玩笑,尤其是道广,没事总爱到大哥家遛一趟,嫂子长嫂子短的叫着。对于大哥的不幸遭遇,他别是对嫂子今后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和磨难,程道广已经替嫂子想到了。他担心还正年轻的嫂子会不会因此而垮掉......
二叔程道吉和三叔程道龙只是出于血缘的关系忙里忙外的操持着这件事。两人也都非常同情大哥,该做的也都做了,但并不像四弟那样着急和担忧。
当然,知慧的爷爷奶奶也是非常悲伤的。爷爷一下在苍老了许多,这可是他的大儿子呀,四个儿子中,数大儿子最对老人的心思,可是偏偏让大儿子遇上了事。老人难过极了,他想,这要是能换换有多好?他反正是老了,已经不中用了,而大儿子正在好时候,家里正该他出力的时候。唉,如果让他摊上这事,让大儿子安然无恙,那该多好?老人想着,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年,小程越刚刚三岁,比知剑还小一岁。大伯家发生的一切,对他来说都象与他无关似的。他甚至都闹不清大伯家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都聚在这里?
小程越是被姐姐笋萍领来的。知慧的二婶临来时,让笋萍在家好好看着弟弟,不准她领着弟弟外出。谁知二婶一走,笋萍就领着小程越跑来了。
此刻,小程越正在人堆里和知剑玩呢。大人们都悲伤的要命,而孩子们却捉起了迷藏。
和小程越一样,知剑也不知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当他被母亲抱着时,看到母亲在父亲旁边只擦眼泪,而父亲却总是躺在那里,还不时安慰母亲。后来,她挣脱下来是因为看到笋萍领着程越走进来,两个孩子很快玩到了一起。
知慧很懂事的站在母亲身后。在这个家里,作为程家的长孙,尽管他才十四岁,但已经比同年龄的孩子懂事多了。虽然他一声不吭的站着,可心里清清楚楚的知道家里遇到了什么不幸,心情也同母亲一样的悲痛。
真的,他已经知道什么叫悲伤了,这从他的面部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来,他象大人似的面部紧绷着,眉宇似乎拧到一块了。
从身高上看,知慧现在比母亲还要高些,差不多快要跟四叔程道广一般高了。在父亲这一辈,四叔是最矮的一个。从骨架上看,知慧虽然显得单薄了些,但身子骨确实蛮阔大的,尤其是两肩和一双大手,已像大人一样又宽又大了。
农村大多数家庭中,一般情况下是舍不得吃鸡蛋和面食的,当然更舍不得花七八毛钱去买肉来吃。知慧家虽说养了几只鸡,攒了点鸡蛋,也都是攒点卖点,大都卖给食品站了,以此补贴家庭日常开支。
吃饭时,程道路不能下炕,就把饭桌搬到炕上。程道路挺费劲的将身子斜倚在身后的旧被上,拿起筷子后又放下来了,眉头皱了皱说:
"往后能省就省......”
知慧母亲明白丈夫这话的意思。一个鸡蛋能卖七八分钱呢,省些卖给食品站不是可以补贴家用吗?用来换盐还能换半斤呢!
可丈夫刚出院,正是需要营养的时候。家里的钱早花光了,知慧妈甚至还想把银行里存的一百块钱取出,给丈夫买点补品,最好买只母鸡炖炖,无论如何,也得给丈夫补补身子啊。知慧妈虽说是识字不多的农村妇女,但她像所有的中国妇女一样,有着一颗善良的母爱心肠和能吃苦的精神。自从嫁给程道路后,先是在老住宅的西厢房里住了两年,生下知慧后才好歹盖了三间房搬了进来。他非常体贴程道路,知道丈夫在外开车挺不容易,家务事她一人全包了,还能让丈夫回家吃上热呼呼的饭菜,这样也能让丈夫更好的得到休息,尽到做妻子的责任。
前一篇:大盘何谓见底后才能反弹?
后一篇:秋景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