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鞋(散文)

(2022-04-20 14:48:04)
分类: 散文

鞋(散文)

  


 

    我双手捧着一双崭新的棉鞋,像是捧着一件珍贵的艺术品,挲着,观赏着,久久不能放下。黑色的灯芯绒鞋帮,蓝色的驼绒布鞋里旁边开口,鞋口边的气眼扣中穿好了青色的鞋带。白色的鞋底有半寸厚,上面的针脚密密麻麻,深深地陷下去,横看成排,竖看成行。

    这双鞋出自我母亲之手。母亲已年过七旬,生活在离我千里之外的老家。她赶在年前把鞋做好了托人带给我。

    我脱掉油亮的皮鞋换上厚实的棉鞋。它不大不小,不肥不瘦,非常合脚。我试着走过来走过去,感觉很舒适,很暖和,一般暖流从脚底升起,升起,我感觉浑身暖和多了

渐渐地,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母亲蹲在我的面前,一双粗糙的手一会儿捏捏我的脚尖,一会儿按按我的脚背,一会儿摸摸我的脚后跟。她斑白的头发在我眼底下晃动着,晃动着。她亲切的话语在耳边萦绕:人从脚下寒,脚一暖,身上也就不冷了。

记得我上小学那年的冬天,母亲亲手给我试穿一双钉鞋。鞋又大又肥又重,在我看来,与其说鞋,倒不如说是两只小小的船。她垫上鞋垫,将旧布旧棉絮塞进鞋中,要我把脚伸进去,等到她认为合脚了,就叫我站起来走给她看。她一再叮嘱:步子放小些,走慢些,崴了脚

    我第一次穿上钉鞋,高兴得不得了,喊叫着,连蹦带跳跑到街心光滑的石板上不停地跺脚。听着叮叮咚咚的响声,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也许,年纪轻的人根本没听说过钉鞋这种东西,因为它早已被胶鞋取而代之了。可是,在年前的山区小镇上,只有极少数家庭条件好的人才穿得起胶鞋,普通人家只能用钉鞋当作雨具。

做钉鞋费钱费料,工序也很复杂。开始的工序与做普通圆口布鞋差不多,只是要把鞋帮子做得高一些,鞋底做得更厚一些,纳得更结实些。成型后,拿到鞋匠铺在每只鞋底上钉十多个伞形的铆钉。取回家,把干净的破旧布烧成灰,与桐油调和,填入鞋縫中。晾干后,分三个时段油三遍桐油,再晾一个夏天才可以穿。穿在脚上,硬邦邦的,如铁铸造的一样,防水效果相当好。

    尽管做钉鞋不易,当母亲看到我脚上长冻疮后,还是想方设法特地为我做一双。从此,雨雪天走在上学的路上,我再也没有打赤脚了

    高中毕业后,我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临行前,母亲把一新布鞋递到我手上,我顺手把它放进了行李箱。母亲把鞋拿出来,又递给我,要我当面试穿给她看。她声音有点发颤地说:妈年纪大了,眼睛一天比一天差,手也没有劲,只怕这是妈能给你做的最后一双鞋了。

    看着她松树皮般的手和满是皱纹的脸,我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为赶做这双鞋,体弱多病的母亲该花了多少心血啊。有时,我半夜醒来,总听到————”的响声,看到母亲正坐在昏暗的油灯下纳鞋底,每纳一针,她都要用牙死死地咬住针头往外拔……想到此,我赶紧穿新鞋,在她面前走来走去。她像艺术家欣赏自己得意的作品,目光我的脚上扫过来扫过去。

……

 

十多年过去了,此时此刻,我又穿着母亲托人捎来她亲手做鞋,在宽敞明亮的办公楼里踱来踱去暗暗告诫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我都要勇往直前,勇往直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