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90后女孩儿纪念去世爷爷纹爷爷头像孝敬文化 |
分类: 早子·杂谈胡侃 |
90后女孩儿纹去世爷爷的出发点是什么
文/早子
网上热议一条关于90后女孩儿的新闻,新闻中提到这位90后女孩儿在自己的背后纹上自己已故的爷爷头像,这种行为再次引发对90后一代的热烈讨论。
网上的新闻标题中都带有“为纪念去世爷爷”的说明文字,依早子看,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由此事可以联想起前几日正热烈讨论的高考出现用甲骨文写作文的考生,事件争论到最后,真相也水落石出,此考生已承认自己是求另类,求特别才使用了甲骨文。从年龄上说,这名考生也属90后。
90后一代人留给人们最深刻的印象大多是“脑残”、“非主流”等词语,其实早子认为这些并不是90后普遍的特征,我们都是被一些表面现象或者特征现象所蒙蔽了,如今多数人的生活大部分在网络,网络里大量宣传90后的诸多丑恶行径,那是一种网络效应,我们不应该把目光局限在网络里,从我们身边去观察。你应该也有处在90后的弟弟或妹妹,你从他们身上能看到“脑残”、“非主流”、“叛逆”等等一类的性格特征吗?所以,不要把90后渲染的那么一无是处。说他们无知,可以,毕竟他们还在成长当中,知识贫乏和经验短缺是一种无知的表现;说他们另类,可以,其实从他们的眼中来看我们,我们也是另类的,从一个群体看到另一个群体,总会出现一些特别的效果。
在端正了对90后一代人的态度之后再来看女孩儿纹身的事,分析她在背上纹自己去世的爷爷究竟是以什么为出发点的?
纪念去世的爷爷以表达孝敬
这是大多数新闻的观点,90后尚且知道孝敬爷爷,你又能说他们脑残?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为什么在千千万万个90后孩子当中,唯独这个女孩儿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爷爷的孝敬呢(至少目前只发现这一例)?如果单纯的解释为纪念,那显然是不具说服力的。
社会环境的影响
纹身在西方人眼里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但是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它却是一种难以接受的行为。在中国,你如果看到谁身上有纹身,你心底里会把此人当成一个痞子、流氓,至少是一些不正经的人。而一个90后的女孩儿竟然会选择去纹身,且不管她纹身的目的是什么,这本身就说明了传统的文化在渐渐被颠覆,国人的那种排斥纹身,拒绝纹身的思想渐渐被淡化,而一个90后女孩儿更是没有感受到任何对纹身的非议,早子有理由相信,或许可能在小女孩儿生活的环境里,她会经常看到一些纹身的人,而这些人不仅没有遭到批判与指责,反而很受欢迎与崇拜,因此她选择纹身的想法就是一种很正常的理念。
教育的失败
小女孩尚且知道要纪念去世的爷爷以表达自己的孝敬,只是她选择一种让国人难以接受的方式,是谁教会了她要孝敬爷爷?是学校,是父母。是谁没有教会她用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表达孝敬?仍然是学校,仍然是父母。小女孩儿纹身的照片都已经发到网上,而她的父母在这个纹身的过程中似乎好不知情,否则至少会阻止她吧?如果父母知道了而没有阻止,那问题就衍化为父母的怂恿,情况则更加恶劣。中国的教育被批了又批,骂了又骂,很显然,教育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父母的责任也不能被忽视。
追求另类的通病
当我们批评90后的孩子喜欢追求另类时,其实我们应该反问自己,我们在中学时难道不喜欢另类的东西,不追求特别的关注吗?所以说,追求另类是每一代人的通病,只不过这种思想在少年时期表现的更为突出而已。前面提到的用甲骨文写作文的考生已经坦言了自己追求被特殊“照顾”的目的,他觉得高考的阅卷老师每天要读无数的作文,很多作文都是一扫而过,所以,只有用另类的方式才能让阅卷老师对自己的作文引起重视。事实表明,考生的目的达到了,可是却遭来很多的责骂,包括他自己的恩师。而以此类推,当90后女孩儿也以追求另类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时,她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她所选择的另类是否能被人接受,当她的行为被网友们争相议论时,她的目的达到了,却怎么也想不到会有那么多人批评她,指责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