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市场 从巴黎到中国 /杨芳菲

标签:
杂谈 |
分类: 艺事聚焦/基金会 |
http://www.ai-magazine.cn/admin/fronet/uploadfile/20101201161650190.jpg从巴黎到中国
《艺术与投资》:
陈光俊:全球范围内的摄影博览会有很多,除了Paris
Photo,还有知名的法国阿尔勒摄影节、PhotoLA(洛杉矶)、Miami Photo(迈阿密)、AIPAD(纽约)等等。Paris
Photo能折射出巴黎人对影像的热爱程度超过任何其他地区,我们从踊跃的参观人群就可以感觉到。
《艺术与投资》:此次参展百年印象画廊带去了哪些艺术家的作品?大概价位是什么?
陈光俊:今年我们主要带去的作品以年青艺术家为主,如刘哓芳、沈阳、邱震,还有大家熟悉的姚璐。价位从1000欧元到六,七千欧元不等。
《艺术与投资》:就今年Paris
Photo,你对它的整体情况如何评价?你们的销售情况如何?
陈光俊:Paris
Photo展览的整体水平肯定是同门类博览会中处于前列的,从观众的踊跃程度来看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首屈一指的,用摩肩接踵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他们都抱着极大的热情观看每个画廊的作品,各家画廊在展会上都有所收获,我们也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两年前我们代理的艺术家姚璐还获得Paris
Photo展会上BMW大奖,我们这个来自东方的年青画廊在展会上倍受人们的关注。
《艺术与投资》:就您所知,国际上目前摄影市场情况如何?国内的情况与之有什么样的差距?
陈光俊:欧美的影像市场在五六十年代基本成熟,画廊和艺术家之间的代理机制,博物馆和影像博览会对影像艺术的推广作用,影像教育的系统化和艺术家的健康成长,都对影像市场的成熟起到推动作用。
参加展会几年下来我们也看到我们和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和同行比起来我们还相对年轻。由于历史的原因使我们的影像教育断代和严重滞后,国人对这个舶来的艺术没有足够的认知和重视,所以中国的影像市场还在起步和摸索阶段。还有我们国内还缺少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家。这几年我们中国的经济实力在逐年增强,中国也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但在全球的艺术平台上我们所占的份额还有待提高。在全球化和数字化的今天影像已经变的离我们很近了,甚至已经和我们的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应该重新认识和评价这一离我们的生活最近的艺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