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社四周年宣传片(视频)

标签:
艺术投资四周年视频宣传片杂谈 |
4 Anniversary
4周年
文/Text_董冰峰 Dong Bingfeng
及至2009年12月,《艺术与投资》四周岁,增刊《当代艺术与投资》三周岁,共发刊48期84册,在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势头最为迅猛与戏剧性的时段里,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与坚持。
理所当然地,《当代艺术与投资》也见证和记录了过去三年中最为重要的、值得反复探究的艺术事件、艺术家与作品的诞生与辉煌。就从杂志所涵盖的领域来说,当代艺术、设计、音乐、戏剧与舞蹈、建筑与电影等等,可以是庞杂巨细;延伸至《艺术与投资》的出品方西班牙国际文化艺术基金,自《艺术与投资》四年精选内容集结成单行本的十余种“伊比利亚书系”、支持纯粹学术研究和建设的《今日先锋》(第16期起)和《现场》(第4卷起)等,无疑都是整体整合了艺术机构现有学术结构与长远的经营方位;同时,从《当代艺术与投资》的第一次“杂志-策展实践”——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开馆展“趣味的共同体”,到第二次实践,即将于12月5日举行开幕的“工作坊: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和2010年12月的“纸上美术馆”,三次致力于策展实践的展览都能详实、全面的说明杂志秉持的学术工作与策展方向,由此,《当代艺术与投资》所坚持的工作是立体且纵深,早已摆脱传统纸媒的狭隘定义。
四年中,《艺术与投资》和《当代艺术与投资》集汇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团队、特邀编委与驻外记者,杂志的影响从中国内地、港台,乃至海外关注华人当代艺术的相关机构与批评家,历年辛勤的工作同仁功不可没;也由于杂志中文内容所限制(保留少部分及重要专题摘要英文对照),在整体编辑思路上,糅合与邀请了如《Frize》、e-flux journal、《Flash Art International》等海外艺术媒体的指定内容编译合作与深度研究项目合作的可行性;2009年1月借助改版之际,组织“中国当代艺术与媒体论坛”,广邀业界重要艺术媒体代表和研究员、策划人共同探讨经济危机中的艺媒定位与发展态势,这些都属于《艺术与投资》过去数年中的不同思考与实践的些许经验。
2009年1月起,《当代艺术与投资》工作的重点为每期特别策划的“纸上美术馆”栏目,每期邀请一位本年度相当活跃程度与实验精神的华人艺术家和特别邀请的策划人与批评家“共同工作”,这里特别指出的“共同工作”即回归一种友谊、热情与深入对话的纽带。事实是,我们看到的这12个专题,真切、细致而感性,准确阐释了发生在今年最有创意与思考的12次艺术实践;特别提到的是,著名华人艺术家谷文达的综合艺术作品“天堂红灯”,从概念发展到现场实施,《当代艺术与投资》亲身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2010年1月起,《艺术与投资》&《当代艺术与投资》继续规划改版和增设新栏目(增加至200页),我们相信,聚焦在华人典藏、交易市场与当代艺术前沿领域,仍然有巨大的研究、讨论与工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