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家问卷

(2009-12-18 17:13:30)
标签: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注目

邬建安

孙建春

周啸虎

杂谈

分类: 小札/注目

艺术家问卷

 
董文胜
在你的工作中,理性和情感冲动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相互制约,冲动有时会产生一些令人兴奋的念头,理性会让我遵循自己的体系,放弃一些面目模糊的创作方案。

何云昌
你怎么看待艺术史和艺术家创作的关系?
就像烂苹果和土地一样。

蒋志
作为艺术家,你在创作中所关心的是什么?以一件作品为例,分享你的创作过程。
人所关心的事物和问题,我都关心。就创作本身而言,我关心的是自己是不是以很私人的角度观察到了什么,是否是一个值得为之工作一段时间的新方向。我希望做出来的作品,不是要传达个人的某种意见和道理,而是我仍可以从中能不断看到什么,能从中学习的,能获得新感受的……那种东西……它的出现,能带来那种就像我曾体验过的冲破阻碍的震惊。
我有一件作品叫《一件作品》,应该是把它当小说看更好。2007年的时候我为一个主题展想作品方案,当时的情况很有意思,像是接了一单生意在为提案冥思苦想。我对着一张白纸,几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有天我上完洗手间重新坐到这张白纸面前,我想,去他的,我就展出一张白纸好了。于是我开始写方案、写作品阐述、写创作经过、写展示方式……为了让这张白纸有“现成品”的元素,“我”说它的前身是一件老棉衣;为了有“社会性”和“底层关怀”,“我”说这件棉衣是一个孤苦老头穿了十几年一年四季都没有脱下的来;为了有“和艺术家的紧密的生活联系”,“我”把这个老头说成我很小的时候就认识的;为了具有当时流行的“极简主义”,“我”让它就是一张方方正正的白纸出现……越写越觉得有问题,关于艺术家把“底层人物”当作作品材料的“道德”和“伦理”问题、当代艺术的作品范式问题、艺术家面对社会改造的能力问题、艺术家试图影响社会现实的心态问题……只不过,“我”觉得这张白纸仍是一件与当代艺术作品的成功条件丝丝入扣的“杰作”……因为如此,所以当我开始写第一个字的时候就没有打算要把“这张纸”制作出来。

金石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去年看了德国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除了作为小说的故事所具有的吸引力之外,作者平静而细腻的描绘能力让我感觉到叙述的魅力--艺术不只是表现才可以有力量。
最近刚看了一本书,是导演贾樟柯的《贾想》,里面写有很多他的创作心路历程,更多的是他自己对生活细节敏锐的洞察力,其中所流露出的一种艺术家特有的敏感让我学习不少。
英国的RON MUECK和意大利的MAURIZIO CATTELAN都是我曾经很喜欢的艺术家,其实很多艺术家都有非常不错的作品.然而能给人启发的不一定都是那些伟大的作品,有时候可能只是一个小图片而已。

李超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透纳,委拉斯凯兹,德加,杰夫•沃尔。

李景湖
如果你是一个批评家,你会从什么角度来阐释和讨论你自己的创作?
批评家是一个要求非常高非常专业的行业,所以我从来不想这个问题。无论从什么角度来阐释和讨论都是批评家的权力。

李明
你是怎样判断和决定在什么语境下呈现你的哪些作品的?你是怎样看待作品呈现的语境和作品的关系的?
老金锋有一次说我“弹药备齐,枪膛也上好,只是子弹射偏,大家都在桌子上面讨论这个东西,而你在桌子底下发出声音”,语境是格局内的东西,是你在游戏里多少行为遵守了游戏规则,我们总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只有发明游戏的人才可以制定规则,或者是他们一边玩游戏一边改规则,参与者很少有话语权。
 
梁硕
作为艺术家,你在创作中所关心的是什么?
我想我只能回答“在制作中关心什么”,因为创作的状态不大好界定,也许胡思乱想的时候也在创作,但之后肯定想不起来之前关心什么。在制作过程中,有时候关心手里的活儿会对下一步造成怎样的影响;有时候会想手里的活儿跟游戏规则是什么关系;有时候想什么之后就忘了,但大多数都跟技术有关。

刘波/李郁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书籍包括《景观社会》、《希区柯克论电影》、《反对方法》。
艺术家包括布勒松、迪克西亚、杰夫•沃尔,艺术家的影响一方面来自他们的作品,一方面也包括批评家对他们作品的解读。

卢征远
如何在创作上形成了现在的面貌,描述一下最近年来作品的发展和变化?
形成现在面貌的原因,可能是有“100天”的训练,自己的性格,教育背景,可把握的资源,思考的方向构成。
在多面的创作中,还是存在一个摆脱不掉的自身系统,我也在和这个系统对话,建立系统的立体性和多面性也是在争取更大的自由,这也是我认为的艺术魅力之一,我承受不了单调的“个人风格”。
近年的作品仍然是在持续的探索,自身系统仍处在“青春期”,我希望能更久的保持这种“未成熟”,这样才会让我始终亢奋的寻找。

马秋莎
如果你是一个批评家,你会从什么角度来阐释和讨论你自己的创作?
我不是批评家。

邱黯雄
以一件作品为例,分享你的创作过程。
《新山海经》,最早画了一批纸上的鸟兽,配上文字,后开始动画构思,画分镜剧本两三个月,剧本定稿后,开始制作,原画画了两个月,后期用AE和premiere制作和剪辑,请音乐家作曲和制作音乐,最后合成。

石青
如何在创作上形成了现在的面貌,描述一下最近年来作品的发展和变化?
面貌这个词模糊且可憎。前两年的试着把艺术变成一种社会实践并干预现实;现在继续与现实胶着,但拉开保持距离;以前是肉搏,现在是围场打援。

苏文祥
作为艺术家,你在创作中所关心的是什么?以一件作品为例,分享你的创作过程。
能否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东西,一些秘密,然后可以跟别人分享这个东西还可以这样,或者那样。
比如对电视机长期监视和把玩,带着它从上海到了北京,最后做了一个东西叫《有限电视》。

孙建春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中国宋代的绘画曾经并正在影响我。

汤艺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书籍很难说全,暂列两本:《爱因斯坦晚年文集》、《我为什么要写作》(奥威尔)
艺术家有:达芬奇、Bosch、博伊斯、霍普、Olarf Eliasson、Francis Alys。

屠宏涛
在你的工作中,理性和情感冲动各自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理性的确可以解决很多具体的因果关系,比如在我了解的烟灰缸里,我们可以知道它是怎么被做出来的,在那里买的,怎么用,等等。但这一团泥巴怎么就没有变成其他的烟灰缸?或者就没有变成其他的用品?再或者它们就没有其他的用途?我能看到的只是这个时间里的东西。我不能相信它真的就是这样。
表达冲动包括了情感的东西,具体怎么安排,还真是说不上来。就好像明天约好了上访朋友,难道我就一定知道了明天的过程。艺术作为一个职业真是奇怪,这个职业居然在追求经验之外的东西。

王光乐
你是怎样判断和决定在什么语境下呈现你的哪些作品的?你是怎样看待作品呈现的语境和作品的关系的?
语境暗示作品,作品暗示语境。

王宁德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法布尔的《昆虫记》。我容许杜尚偶尔影响我,因为在他真正影响我的时候,往往提醒我从影响中走出来。

邬建安
如果你是一个批评家,你会从什么角度来阐释和讨论你自己的创作?
历史的,社会学的以及造型语言的。

吴俊勇
作为艺术家,你在创作中所关心的是什么?以一件作品为例,分享你的创作过程。
当一种谎言被冠以各种堂皇理由后出现的荒诞景致是我目前最感兴趣的方向之一。比如指鹿为马,我感兴趣的不是指使者的话语,而是受指者由此被衍生出来的新“物种”,一匹长鹿角的马成为公共景致。或者说这种理性之外的“怪异公共风景”,一种画蛇添足式刨根思维是我目前的创作当中最惯性的思路。
又如:“特色”如果是一种颜色,那它在色彩系谱中到底是什么颜色,这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是个让人很着迷又懊恼的现象。

吴小军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影响我的书籍和艺术家并不是很多,主要的书籍是《历史的观念》、《资本论》、《开放的作品》、《偶然性、霸权和普遍性》、《权利的眼睛》,艺术家是杜尚、Jennifer Allora & Guillermo Calzadilla、八大山人、圣地亚哥等。

杨俊
如何在创作上形成了现在的面貌,描述一下最近年来作品的发展和变化?
我个人认为我的工作范围、创作意图以及创作方式的重心一直在变化着。
我觉得我对自身,对我自己身处的语境或自己愿意置身其中的语境 —— 换言之,即我希望借由艺术创作和当一名艺术家来投身其中并展开批评的语境和环境 —— 越来越有清醒的认识。
实际上,这个展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对于“艺术家是如何工作的”这个问题的思考既指他或她的艺术创作模式的实际层面,同时也涉及艺术家一个时间段内围绕几件作品(新作和旧作)的工作方式。
在早期的大部分作品中,我特别喜欢使用‘现成’影像,如在“回家-日常生活结构”中我就采用了来自主流电影的画面和片段。这么做让我得以能够与观众分享和讨论这些影像,因为现有的图像对于他们而言也许可能曾经看过或者感觉似曾相识。而“俊杨和军杨(树)”中的影像也许会让人联想到某个特定时代的特定话语或现象(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影星和流行文化等)
尽管我在许多较早的视频作品中对‘现成’影像的话题更感兴趣,但是在最近的作品中我尝试自己再生产复制这些既定的影像瞬间。这就是为什么“幽灵岛”(参展作品)将会与一张“幽灵岛”的电影海报一起展出。

张耿豪华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奈良美智、宫崎峻。

章清
如何在创作上形成了现在的面貌,描述一下最近年来作品的发展和变化?
从2004开始就创作录像作品,先前做的行为艺术比较多。达到2006开始了摄像头视频制作,直到现在还在这个方向走。将来如果没多远的话还会在这个方向上继续。

赵要
以一件作品为例,分享你的创作过程。
《人口手,上中下》其实也就是英语里ABC的意思。在这由照片组成的视频里面,我在持续的14个小时里,手持相机对准四粒大米排放成的一个小十字使其与相机的聚焦“十字”重合并且始终在画面中心。手把持着相机尽量保持在同一个位置连续拍摄一万张照片。然后把这些照片以每秒24帧的速度按顺序播放。即便是努力的保持在同一位置,从机械的角度说这本身就不可能。但是随着时间和人的体力变化,这样的把持就会出现更大的偏差。其实也就这些偏差构成了这个作品的关键。

赵赵
你是怎样判断和决定在什么语境下呈现你的哪些作品的?你是怎样看待作品呈现的语境和作品的关系的? 

我强烈要求重新提问这个问题。

周啸虎
在你的创作和思考中,什么书籍和艺术家曾经或正在影响着你?
维特根斯坦的思想对我而言是有价值的——“词语的功能在于如何使用”。一个是如何使用工具,再一层是如何创造工具,还有是这个新工具制造出新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