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S曾经在路上很隆重的向我等介绍过华西村的“第一高楼”,旅途紧凑,只是在车上远眺了一下烟雾笼罩下的芳容,未得近身细赏。远眺之余想起前几年也曾路过的建设中的“迪拜塔”,此时正坠于危机中似有烂尾之虞,于是不免“闲吃萝卜淡操心”的担心起这“第一高楼”的前景。
前两天,“迪拜塔”竣工交付,顺带也揭开了身高的谜底。不过随之而来折价销售以及温州商人打算搓堆儿抄底的消息,让先前的闪亮仪式黯淡了不少。不过好歹没烂尾,能活下来就是好汉。
紧跟着华西“第一高楼”也在媒体上闪亮曝光,连带着展现了未来新农村的恢弘气魄与远景,更预示着后面会有更多的闪亮排着队等着让我们“被惊喜”。一定是我的人生观出了问题,怎么就不盼着点儿人家的好儿呢。我说老S怎么老担心我走上绝路,确实心里忒灰暗了。
老早就知道华西村,不吹牛,大部分北京人还没听说的时候,我们那的人就都知道了。二十几年前,我刚上或者还没上中学那会儿,北京南苑那边还是军事禁区,立着“外国人不得入内”的牌子,路边都是南苑乡的破平房。就在禁区的边上,建起了一座黄褐色、贴着瓷砖、瓦蓝玻璃的“华西宾馆”(记得当时应该挂着什么办事处的牌子)。要知道当年我们这个十多万人,造火箭的的大院儿,院办大楼都没听说贴瓷砖、贴窗膜。那是相当的轰动,一下子,都知道中国出了个华西村。
关于这楼的新闻,我的观感里没有浮夸、炫耀、面子、门面、农民意识这些词儿。存在的一定是合理的,我要看到的是隐于现实下的合理。
华西村建高楼为节约土地。华西村实质早已是个名不副实的工业园去了,可供继续发展的富余土地不多,生存空间不够用,领土不够了。由于不能发动战争,占领邻村领土,土地资源的稀缺只能在内部解决。
先摘录一段相关报道:
“建大楼也是为了集约化用地,节约土地资源”。现在大楼的总建筑面积是20多万平方米。华西村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栋商住两用楼,华西村不造别墅造高楼,将有200多户村民搬进。如果造别墅,所需土地大约是150亩到200亩,而现在整个大楼占地面积不到20亩。200多户村民,平均每户100平方米左右。当然,能搬进这栋大楼的200户人家也是有门槛的,它们是华西村收入比较高的群体,因为这200户都为大楼的建设筹资了500万。
还是算下帐吧。(请注意报道中划线部分)
15亿占地20亩造楼,相比不盖楼占地150—200亩盖房子,为了好算取个中间值,相当于用15亿节省出150亩土地,每亩土地的交换成本近千万。看起来有点贵,别急接着算。
总建筑面积20多万,300多米高74层的楼,应该将近30万平米。200多户,户平均100平米,加一块儿最多3万平米。那余下的20多万面积呢。
对了,“商住两用”。农村村民集资上楼是普遍通行的,“住”就是指的村民上楼住的这部分。“商”我就搞不懂了,可能是指用途,酒店、会所、办公等用于自主经营,就像自家房子的门脸铺面。还有可能指商业开发,直接卖了,这不可能,违反政策。
算下来,这个楼里供经营的面积十倍于住的面积,门脸儿比房子大。
农村集体土地上自己盖楼是没有土地费用的,不能卖。只有交过土地费用,完成土地手续,从集体土地变为国有土地后,盖的楼才是商品房。15亿,20多万建面,每平米6000左右,这就是超高层建筑的建筑成本,纯粹的造价。没有土地成本。
“200户都为大楼的建设筹资了500万”,这句会出现两种解释。第一种一共500万,每户也就2万多,玩儿呢吧,要信你信。第二种,每户500万,这个靠谱,200多户(要是将近300呢),总共10-15亿。明白了,钱就是这么来的。集资建房。
每户500万,户均100平米,天价房啊。可别忘了那边还有个十倍的门脸儿呢。这么高档次的房均价5000,而且是纯成本价,合算与否我不知道。
没有调查(其实是没权调查)就没发言权,仅凭公开的数字,及本人对政府可说的政策和不可说的猫腻儿的了解,我可以不负责任的,说说我对华西这楼的商业理解。
它应该是以“新农村建设精神”为政策依据,以旧村改造,为农民上楼盖房的名义申请的所有建设项目手续,其间或以节约用地或以体现新农村面貌的说辞,突破了对高度,面积的规划限制。最终建成的将是一座,由200多户每户500万元集资兴建的,经营性(除了不能卖)高档商业用房,而每户那100平米的住房,实际就是每户近千平米经营门脸儿房的“准生证”。要是没这两三万平米的居住面积,这30万平米的楼估计就是一违章建筑。
解释一下相关的政策背景便于理解。农村用地的指标,建房的指标都是有严格限制的,如果土地、规划、建设等手续不全,就是违章建筑,不是有地就能盖,想怎么盖怎么盖。光有钱,没政策,没指标,没规划条件,没建设手续都不成。说白了,建设手续不齐,华西村就是有建俩“迪拜塔”的钱搁在那也没用。
依着我的理解,华西这楼不是钱多了烧的,显摆用的,我看倒是疑似一笔精心策划、计算过的纯粹、合算、稳赚的生意。要是敢继续灰暗的推算下去,这200多过了“门槛”的集资户恐怕也不只是“有钱”二字所能形容。
别说我心里黑暗,看不到阳光,只不过不想假装灿烂。
数据材料都是公开的,分析结果见仁见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