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啥杀死了自己的外婆? 来源:兰州晚报
编者按
“六一”即将来到,在兰州监狱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本报“法治·讲述”专栏记者走进兰州监狱未成年犯管区,和那些身穿囚衣却满脸稚气的少年犯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讲述那还未绽放便已枯萎的灰色少年人生时,除了给记者深深的震撼外,更多留给记者的则是思索:现实生活是怎样将这些原本纯真的孩子“造就”成了一名少年犯的呢?为此,本报今起特别推出系列报道关注未成年人犯罪,敬请留意。
对话一
记者: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哪里人?
小星:我叫小星(化名),今年17岁,天水市某区人。
记者:你犯的什么罪?被判了几年?
小星:我犯的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无期徒刑。
记者:你犯罪的时候多大?上几年级?
小星:14岁,上初中。……
坐在记者面前的小星,只有在回答记者问题时才抬起头来,记者注意到在他那双大大的眼睛里,丝毫看不到“杀人犯”所应有的那种凶恶和残忍,相反却满眼充满了羞涩和不安。
起因
和同学打架后,因为害怕父母我离家出走
2004年9月的一天,因为考试没有考好,小星和几名“差生”一起参加补考。考试结束后,小星走出了教室,但一起参加补考的阿中(化名)却因为过去的矛盾,将他叫住质问,两人随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并厮打了起来。虽然两人的打斗最终被人拉开了,但当看到阿中被自己打得“受伤比较严重”,小星害怕了,而他的害怕是来自家庭。他怕阿中的父母带着阿中去家中找自己,更怕老师让他请家长,于是他选择了逃避:离家出走。
在外面游荡了几天,身无分文的小星走投无路,遂趁父母不在家时悄悄潜回家,饱吃了一顿饭后偷了家里
300元钱,再次离开了家。身上有了钱,为了逃离家庭的“威胁”,他决定到兰州去打工。就在他前往火车站的路上,遇到了比他年龄稍大一点的同校同学阿强(化名)。阿强问他去哪里时,他不敢告诉阿强自己偷了家里的钱去兰州,于是便撒谎说放假了,准备到市里(天水市)去玩几天。阿强听说他要到天水市去玩,便提出两人结伴一起去。无奈之下,他只得带着阿强一起来到天水市,两人用小星从家里偷来的
300元钱,逛商店进公园下馆子。小星的钱很快就花光了,两人只好返回。
过程
慌乱中,我看到阿强递过来了一把菜刀
从天水市返回后,小星还是不敢回家,但也没有打消到兰州打工的念头。于是他直接来到了独自一人居住的外婆的家,准备向外婆要些钱当路费。因为他知道外婆有钱,母亲经常当着他的面给外婆钱,而外婆自己每月还有生活费。
听说小星要去找外婆要钱,阿强便跟着一起去了小星的外婆家。
看到数日不见踪影的外孙子突然出现,外婆十分生气,问小星到哪里去了?小星没有回答外婆的问题,就向外婆提出了要钱的请求,立即遭到了外婆的拒绝。
见外婆不给钱,小星开始在外婆的箱子、柜子里自己翻找钱。外婆十分气愤,上前阻止,因怕外面的人听到外婆的骂声,更怕外婆将此事告诉母亲,小星不顾一切走上前去,紧紧勒住外婆的脖子……慌乱中,他看到阿强递过来了一把菜刀,想都没有想就挥刀向外婆脖子上砍去……数刀过后外婆瘫倒在了血泊中,而小星和阿强则将外婆家中的
3000多元钱搜寻到手后,匆匆逃离了现场,并乘坐当天的火车逃离了天水。
结果
父亲说要来兰接我,但来“接”我的却是警察
一个多月后,在兰州成天无所事事的小星开始想家了,而他更想知道外婆是否被自己杀死,便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父亲没有提外婆的事情,而是让他在兰州好好呆着,过两天到兰州去接他。放下电话后,小星抱着侥幸心理等待父亲来接他,但他没有想到次日等来的却是来自家乡的警察。小星落网后不久,同案阿强也被警方抓获归案。
2005年6月,小星被天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无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同案阿强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8年。
对话二
记者:你当时为什么要杀死外婆?
小星: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特别是她(指外婆)边骂我边说要告诉我妈时,心中就更加紧张了,我怕被妈妈知道,心想干脆一了百了……
记者:你为什么那么怕妈妈?你认为你的犯罪外因是什么?
小星:我不喜欢她(指母亲)对我的管教,如果她对我有时放松一些,也许我根本不会杀人。
记者:你觉得父母管得严不好吗?
小星:管得严并不是不好,而是在我犯了错、哪怕是一点点小错时,她(指母亲)从来不听我的解释和理由,就将我打一顿,有时还打得特别狠。
记者:你记忆中妈妈打你最狠的是哪一次?
小星:(再次沉默)
表白
我对妈妈的管教既怕又恨
小星告诉记者,在他上到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爸爸和妈妈开始经常争吵,原因是和他们一起生活的爷爷脾气很倔,动辄就因为嫌这嫌那而骂妈妈。渐渐地,他发现妈妈的脾气也越来越坏,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变成了“不讲道理、脾气特别暴躁的女人”。
就这样,少不更事却又调皮捣蛋的小星,成了妈妈心情不好时的“出气筒”。小星说他上小学五年级时,一天下午放学后,他没有按时回家,和同学们一起去玩。天黑后,他才回家,妈妈二话没说就拿起家中的一根棍子在他的身上、腿上狠狠地打,直到把棍子打断。此后的几天里,他只能拖着受伤的腿一瘸一拐地去上学。他说母亲那次对他的毒打,给他造成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痛苦,还有心灵上的创伤。因此,他对母亲是既怕又恨。母亲对他的“严加管教”,让他更加逆反,凡是母亲说的话他表面听着,在内心却充满了排斥。
对话三
记者:你把自己对妈妈的那种逆反心理告诉过妈妈吗?
小星:自从那次妈妈打我(指五年级时的那次)至犯罪前,我基本上不和妈妈说话,也不敢和她说话。后来我被判刑,妈妈来看我时哭得很厉害,但我们基本上没有话说,因为一是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二是我觉得和妈妈无话可说。
记者:你现在恨妈妈吗?
小星:进来后(指入监服刑)管教对我特别好,经常找我谈心,在生活上十分关心我,不但给了我温暖,还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现在我想毕竟是自己太不听话、太调皮了,如果我能好好学习,不惹她(指母亲)生气,那么她也就不会打我。我早就不恨她了,因为我毕竟杀死了她的妈妈,我听爸爸说就因为这件事(指他杀死外婆),我舅舅他们和我们家关系不好了,我现在只希望妈
妈能原谅我……我很后悔。
采访后记
中国自古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而小星的犯罪却成为这句话活生生、血淋淋的反面教材。教育孩子,家长在怒其不争时,不管是打或骂,出发点绝对是为了“望子成龙”。现实生活中,像小星这样的案例虽然不多,但因为怕家长责骂而逃学、离家出走的孩子却比比皆是。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莫兴邦告诉记者,“望子成龙”并没有错,但由于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的简单、粗暴,使得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由此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由此引发的后果更加不堪设想:要么受到伤害,要么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记者张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