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赵泉原创/早期电影阮玲玉赵丹周璇 |
分类: 心灵的一叶风帆****探索研究 |
这就是四季所带给人们的某种思绪,或者说是某种心灵的碰撞所产生的点点火花。花,有很多种,但世间长久盛开而不衰败的几乎没有。然而,“火花”却不同,火花也是花,但此花非彼花,它不同于生长在大自然中土壤里的那些百花娇艳,只因它的生存环境很奇特,它生长在人的心灵里,它属于一个人灵魂撞击后所产生的点点共鸣的集合。
早期的中国电影之路,也如自然界中的四季一般,经历着春的希望、夏的火热、秋的成熟、冬的沉淀。而在其中的每个季节中,每一点火花的产生都是四季轮回后呐喊所传递给人们的某种讯息,只想在一份安静的时空中,画着历史所留给红尘的那一缕缕痕迹。
阮玲玉就是其中的一缕,安静的投射,寂寞的飘散。
她在早期的中国电影舞台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一抹颜色,编织成了属于她独特魅力的灵魂之旅,造就了中国早期电影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位影星。
出生于1910年4月26日,逝世于1935年的3月8日,阮玲玉的一生是极其短暂的,只有短短的25个春秋。
25岁的年龄在今日看来应该是一个具有梦想与希望但思维还稚嫩的年龄阶段,而在当时的那个社会,以及在当时的那个环境下,阮玲玉却在她短短的25年的人生岁月里,在25个四季的轮转中,演绎了《神女》、《新女性》、《归来》、《国风》等等多部影响力巨大的电影作品。
阮玲玉留给后人的,除了她的电影屏幕上的成就之外,还有她的人生经历,再者就是她的自杀之谜,都留给了人们无限的探索与追寻的空间。
综观早期的中国电影中,女明星非常多,相比于各类影片中女性角色的繁星点点,男性角色就淡化了许多。但在这期间,有一缕阳刚痕迹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赵丹。
出生于江苏扬州的赵丹,在影片中给人的印象是既有北方男儿的豪气,同时又不失拥有着一股江南男子的秀美的风采。这恰好弥补了人们对早期中国电影中男性角色的既刚又柔的审美所需。
他在30年代主演的《马路天使》、《十字街头》这两部作品,被公认为是中国30年代电影的代表作,在世界电影史上也享有盛誉。
作为表演艺术家的赵丹不仅演技精湛,而且及具有绘画、书法天赋,留下了大量的山水画与书法作品,还举办了书画作品展览。当然,这是题外话,笔者再此不便多言。
火花此刻在我的脑海里还在一点点的绽放,我仿佛看到了周璇正静静走来。
3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整个社会弥漫在了号称“金嗓子”歌后周璇的《天涯歌女》、《四季歌》以及《夜上海》的燕语莺声中。
周璇算是中国较早期的靠包装与推广而成名的两粞明星。她的一生除了作为歌者之外,还是一位出演过很多部影片的电影人。《喜临门》、《马路天使》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品之一。
周璇就是周璇,在那个社会,在那个时代,她所引领的当时社会的潮流形式以及对后人所产生的影响力,至今都还让人惊讶不已。
然而,周璇的一生与阮玲玉一般,也是很短暂的,1957年周璇因病逝世,享年37岁。
如果说,人言可畏,是阮玲玉留给后人的一个警世戒语。那么,红颜薄命,则是无数人对周璇年纪轻轻就病亡的惋惜。
笔者不是八卦之人,不喜欢探究他人的私人领域,所以对于影星生活中所经历的感情纠葛,不想再此渲染笔墨,但我也不否认,不管是阮玲玉还是周璇,她们在演绎事业风光无限的表面背后,最终的悲惨人生结局与她们不幸福的爱情与婚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该记下的,就让她(他)们的名字与作品深刻的留在脑海吧。该远去的,就让她(他)们静悄悄的远去吧。
阮玲玉是如此,周璇是如此,赵丹也是如此这般。她(他)们只在属于她(他)们的天空里飞翔,只在她(他)们的世界里挥洒着属于一个人的一点点记忆片段的集合,只在人们的脑海中演绎着电影故事里的种种人生传奇。
如此这般,其实已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