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2015-03-10 20:40:43)
标签:

教育

分类: 大纲计划总结

总课时:56课时左右

适应年级:三年级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课程简介: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总复习等共9个部分。

教学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根据不同情况能准确估算的能力、年月日时间观念的建立和求经过时间的不同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本册教学的难点。

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

从本册开始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烽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本册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背景分析:

本册的部分知识只是以前所学知识的拓展延伸,如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位置与方向,年月日、两位数乘两位数等知识,因此对于这样的内容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培养他们的迁移类推能力。对于一些学生初次接触的知识,如小数的初步认识,面积等,对于这些操作性较强的知识,他们的好奇心会非常强,求知欲望很浓厚,因此应充分利用好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三(1)、班65人,三(2)班64,男女生人数基本相同。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上课时,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自觉的预习功课。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思考问题较慢。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还有一部分学生,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 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有待提高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提高一定的数学能力。

本期重点仍然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课程目标:

数与代数:

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和简单分数。

2、能运用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3、会计算同分母(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以及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对称现象。

4、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5、通过观察、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统计与概率:

1、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2、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4、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综合与实践:

1、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效性评价:

教学措施:

教师方面:

1、教师要通过自身的言行以及自身的工作态度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做到恰当的组织教学,兴致勃勃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2、加强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教育科研意识和实验的紧迫感。

3、通过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始终一贯,科学而严格的要求。

4、转变教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5、做到每节课都运用多媒体课件,更形象生动的组织教学。

6、认真及时地记录教学后的感受和感悟,及时准确地审视自己的教学。利用好自己的博客,让教学博客成为自己和家长、同事、外校同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学生方面:

1、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如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编等途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

3、练习的安排,要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和练习,对优生、学困生都要体现有所指导。

4、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平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5、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

评价措施

评价指标由平时学习和测试成绩两项构成。

评价方式多样化

(一)平时学习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作业情况、成长档案袋的整理、成绩等构成。

1、学习态度包括:(1)预习情况(学习内容的预习、课本准备)

2)课堂学习状态(听讲、参与、回答、讨论、合作)

    学习态度评定等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

2、作业情况构成:(1)是否上交(2)是否独立完成(3)是否及时纠错  

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合格、需努力。当堂对学生学习状态进行点评,表现优秀的在班级评比栏内加分; 

(二)测试成绩评价

   形式:卷面测试,统一命题;评定等级:ABCD

  具体评价措施:

(一)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

1)及时记录学生课堂学习参与度,充分发挥表扬栏的激励作用。

2)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态度及家长对孩子作业的关注度,给予适当的定量评价;

3)注重学生错题成因的分析;

4)引导学生以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的形式巩固知识,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评价

1、坚持课前五分钟口算练习,课后五分钟小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把好单元测试关。概念平均错误在20%以内,口算、平均错误率4%以内,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每分钟8道题;动手操作平均错误率在20%以内,综合运用解决问题错误率在25%以内;关注学生能否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能否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间月进行作业展览,对作业的错误率加以控制;

4、学生自评和互评和教师、家长的评价相结合。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表:

序号

  次(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第一周(3.9-3.13)五天

一、位置与方向P2-10

4

 

 

2

第二周(3.16-3.20)五天

一、位置与方向P11-12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P13-18

4

 

 

3

第三周(3.23-3.27)五天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P19-24

4

 

 

4

第四周(3.30-4.3)五天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P25-30

4

 

 

5

第五周(4.64.10)五天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P31-37

4

 

 

6

第六周(4.134.17)五天。

三、统计P38-45

4

 

 

7

第七周(4.204.24)五天

四、年、月、日P46-53

4

 

 

8

第八周(4.275.1)五天

四、年、月、日P54-57

4

 

 

9

第九周(5.45.8)五天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P58-62

4

 

 

10

第十周(5.115.15)五天。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P63-67

4

 

 

11

第十一周(5.185.22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P68-69

六、面积  P70-75

4

 

 

12

第十二周(5.255.29)六天

六、面积  P76-81

5

 

 

13

第十三周(6.16.5)五天

六、面积  P82-87

4

 

 

14

第十四周(6.86.12)五天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P88-94

4

 

 

15

第十五周(6.156.19)五天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P95-98八、解决问题P99

4

 

 

16

十六周(6.226.26)五天

九、数学广角P108-111  

 

4

 

 

17

第十七周(6.297.3)五天

十、总复习

4

 

 

18

第十八周(6.236.27)五天

十、总复习

4

 

 

19

第十九周(6.307.4)五天

复习并安排考试

 

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