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玩的数学校本课程纲要

(2014-09-21 22:32:07)
标签:

情感

分类: 校本课程

日照市新营小学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

                校本课程纲

            三年级:高丽丽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名称 :好玩的数学  

 

2、课程范畴:  蓝色科技

 

3、课程内容

分三个部分,分别是“生活中的数学”、“历史上的数学”、“好玩的数学”。这些内容的选择总的设想是根据各年级与教学同步的数学内容来设置,既便于教学补充,又便于校本教材内容的实施。

第一部分是关于生活中的数学,包括身边的数学、民间口口相传的数学趣题等。

第二部分是历史上的数学,包括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名题介绍等。

第三部分是好玩的数学,包括数学活动、数学游戏、数学阅读、数学写作等。

每一年级段的内容都有这三部分,分别根据各年级的课程进行选择、补充。

 

4、开发依据:

结合人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将与人教版教材内容有关的一些数学知识、数学文化、数学小故事,以及一些经典的数学问题等编入了校本课程资源。内容和呈现方式着力于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体验,使原本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能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终身学习的方法。

 

5、课程目标

1)、通过收集和整理民间流传的数学趣题、智力题,挖掘数学学科的人文性,充实数学内容,充分展示并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

2)、以更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数学知识、历史、文化、故事等,以通俗的方式给学生介绍,增强数学的可读性。

3)、通过开展寓教于乐的数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

4)、把数学讲简单,教明白,努力让数学学困生“脱贫”。

5)、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的习惯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实施

1、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程的开设是面向高学段三、四年级全体学生申报的,学生通过前面1-5年级的学习已经对生活中的趣味数学。但正如著名特级老师张思明说:现在的数学教学成了典型的“烧中段”,不知道知识的源头,也不知道知识的去向,这样学习的兴趣肯定起不来。正是从这些角度考虑,我们应该为六年级学生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数学资源,包括民间数学趣题、数学古题名题、数学史、数学家的介绍,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探究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数学,使数学内容更充实、数学课程更丰满,还原一个有趣的、富有人情味的、甚至是可错的数学真实面貌。数学是丰富的,它不仅是公式、计算,它还有历史、故事等等。它不仅可算,还可读、可做、可玩。为六年级孩子的思维提升再提一个新的台阶。

 

2、具体实施(每班间周上课两节)

 

周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准备

备注

第三周

 

1、 趣味数学题3道

2、一位数学家的故事(高斯)

3、数学小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第五周

 

 1、 趣味数学题3道

2、一位数学家的故事

3、数学小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第七周

 

 1、数学巧算

2、数学家故事(华罗庚)

3、数学小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第九周

 

 1、数学智力题

2、数学家故事

3、数学小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阔学生思维。

 制作教学课件

 

第十一周

 

 

 1、数学游戏

2、数学故事

3、数学家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第十三周

 

 1、小课题研究

2、数学家故事

3、数学家故事

 

 

 

 开发学生智力,了解数学家科学探索精神。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制作教学课件

 

第十五周

 

 

 1、小课题研究成果汇报

2、数学趣味竞赛

 

 

 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的探究过程。

提高学生数学计算速度。

 

 制作教学课件

 

第十七周

 1、数学趣味竞赛公布成果,请同学介绍经验。

2、数学家故事。

 

 1、学生相互学习好的学习品质,取长补短。

2、学习数学家刻苦钻研的精神。

 

 制作教学课件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第1-2周

第一讲:找规律

2课时

第3-4周

第二讲:算式谜

2课时

第5-6周

第三讲:速算与巧算(一)

2课时

第7-8周

第四讲:速算与巧算(二)

2课时

第9-10周

第五讲:错中求解

2课时

第11-12周

第六讲:图形的周长

2课时

第12-13周

第七讲:和差问题

2课时

第14-15周

第八讲:和倍问题

2课时

第16-17周

第九讲:平均数问题

2课时

第18-19周

能力测试

2课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