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2016-02-28 14:04:14)
标签:

颐和园

文昌院

皇家仿古建筑

分类: 游山玩水

      一直不明白,颐和园文昌阁的东边,与知春亭仅一桥之隔的文昌院为什么单独售票,而且是20元。直到上周四(2月25日)去了一趟,并上网查了相关资料才搞明白。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百度地图上有文昌院西一门、北门、正门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阁是颐和园内六座城关建筑中最大的一座,其余五座分别是宿云檐城关,紫气东来城关,寅辉城关,千峰彩翠城关和通云城关。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1860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时重建。主阁两层,内供铜铸文昌帝君和仙童、铜特。文昌阁与万寿山西供武圣的宿云檐象征“文武辅弼”。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院西一门,东门与之相对,在颐和园院墙之外,颐和园东门的南侧。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高德地图上有文昌院东门和耶律楚材祠的位置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安民告示摆在院门外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院的影壁在大门的对面,是镶嵌在墙中的,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影壁正中的砖雕特写:龙凤戏珠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影壁两边的砖雕特写:宝贵牡丹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院原是光绪的御膳房,民国后渐渐荒芜。1998年为进一步挖掘颐和园的文化内涵,建了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展品最丰、品级最高、设备最先进的古典皇家园林文物博物馆。这座园中有园,四合院式的仿古建筑,5661平方米院中所有的殿宇、匾额、影壁、游廊、画栋雕梁以及门口的一雄一雌两具铜狮,都承袭明清风格,与颐和园其他建筑风格统一。


文昌院正门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正门内侧的花墙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院为三进二院,带东西配殿及东西廊庑。第一进院落的倒座为大门三间与游廊。大门两边到东西配殿以及中路的主殿都有游廊相连,正殿面阔五间带三间抱厦。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自绘游览图,怎么样?不错吧!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老伴制作)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第一进正中的“圣集大成”殿为综合馆,东配殿为书斋(未开门),东廊庑为瓷器馆,西廊庑为聚珍馆;第二进东配殿为玉器馆,西配殿为铜器馆。馆内现设有六个专题展厅,陈列展览了上自商周、下迄晚清数以千计的颐和园精品文物,品类涉及铜器、玉器、瓷器等很多方面。据说这些艺术品可以代表当时最好的工艺水平;馆中还陈展了部分清代宫廷生活用品,它们与帝后生活密切相关,具有突出的历史价值,是中国皇家文化最具真实性的物证。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西侧的聚珍馆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东侧的瓷器馆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书斋没开门,据进去过的博友金陵寻梦介绍,“第一进院的东配殿面阔五间,现为书斋。东书斋按照清代皇家书斋的原状布置,高大的红木书柜,紫檀镶珐琅的宝塌、书案,翰墨浓郁的文房四宝,使整座书斋显得古雅静穆,令人仿佛回溯百年,步入清代书房。还有两架钢琴。”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二进院东配殿的玉器馆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二进院西配殿的铜器馆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三进院比较狭长,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院北门没开,两旁是办公室。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门缝中北门外一瞥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文昌院外有一耶律楚材祠没开放,据网上介绍,此祠建于元代,现仅存墓穴及殿房三间。 

     这是一所双层套院,院中三间北房是祠堂,室内有一个比真人还略显高大的塑象,并置一张长条供桌。门前竖一通二米多高的石碑,碑上刻着乾隆皇帝的御制诗,和汪由敦题写的墓碑记,旁边还立着一个石翁仲。从这个松柏常青的庭院东侧北行,便是又一层院落。三间北房里堆起一座几米高的土红色巨冢,这就是耶律楚材及其续弦夫人苏氏合葬的坟墓。

   耶律楚材(1190-1244年),字晋卿,晚年号玉泉老人,佛号湛然居士。他是元代著名的大政治家,是精通儒学和佛经的学者。他虽然是契丹族人,却是个生于北京、葬于北京的地地道道北京人。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照例是透过门缝看一眼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颐和园文昌院之一——建筑篇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