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关山度若飞
一些北京老胡同将从人们视线中消失,记忆中的沧桑岁月渐渐逝去。现抢拍一组宣武门外拆迁的几条老胡同,这里聚集明清以来各省众多会馆,还有中国近代历史有影响的几位名人故居。

粉房琉璃街胡同,明清时这里驻有广东、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等八省十多所会馆。

廉新会馆,现为待拆迁民居


这样一些很有年代沧桑感的老房子,很快将成为一堆瓦砾

新会会馆, 梁启超故居大门,“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期间,梁启超就居住在中院的三间北房里。

饮冰室主人的房门,已经让挂着破布门帘的小砖屋遮挡得严严实实


从后面拍摄的房屋情况,据说已不是原来的老房子,后经翻盖的


龙锦会馆,现为待拆迁民居

潘家胡同,明代旧称“潘家河沿”,是金中都的东城墙旧址一部分,在明代留有金中都东城墙外护城河的故道


已经拆为一片废墟的襄阳会馆和怀庆会馆

三原会馆,现为待拆迁民居

淮安会馆,现为待拆迁民居

浙江会馆,现为待拆迁民居

贾家胡同,金代开始叫此名,明时也曾称“贾哥胡同”,清时“哥”谐音为“家”,即又改回贾家胡同,沿用至今。胡同里会馆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河南会馆、开郑会馆、福建莆阳会馆等。这里曾住过不少文人墨客,清末著名小说家吴趼人,即就诞生在此胡同

莆阳会馆,林则徐曾在京居住一段时间的故居正门,现为陶然亭派出所驻地

拍摄整个房屋侧面情况

高州会馆,现为待拆迁民居

曾国藩在京城居住的房屋


米市胡同,形成于明朝,当时这里有米粮集市,形成街道,故而得名,延续至今,米市胡同很宽敞,大宅院很多,门楼大多很气派


胡同43号院是以前的南海会馆,也就是著名维新派人士康有为故居

站在康有为故居门前砖石道上,头脑中仍然会努力找寻历史的痕迹,往事已经远去,物态依然眼前



康有为故居正门



众多的历史遗迹尽在一片拆声中湮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