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觉初心灵对话
觉初心灵对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759
  • 关注人气:2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觉初疗法]之---寻觉,望觉!

(2009-11-16 01:31:58)
标签:

望诊

先知

纽扣

脚尖

四诊

健康

分类: 学术

[觉初疗法]获奖!   初诊接待:寻觉!

  工作程序

  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

表现出咨询人员应有的仪态;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与来访者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保持正常的咨洵位置,

  一“望而知之谓之神” 望觉!

视其外症,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也。

                           ——    《黄帝内经。灵枢。本脏》

  中医用望、闻、问、切四诊之法诊病,西医用视、触、叩、听四诊之法诊病,在中西医诊病中,大家不难发现二者有一个共同的诊断方法,那就是望诊,具体应该是望患者的神、色、形、态、舌、肤、排泄物等,在这些望诊当中,每项所包含的内容都是非常丰富也是非常复杂的。心理学初诊接待中,用[望]观察来访者的衣着打扮,动作神态,谓之曰;[望觉]!

  为什么我们医生特别是中医很注重望诊呢?《难经。六十一难》中载:“望而知之谓之神(通过观察外在的形态就知道疾病所在的医生,叫神医),闻而知之谓之圣(通过闻病人的体味和代谢物的气味,听病人的痛苦和呻吟而知道疾病所在的医生,是医圣),问而知之谓之工(通过询问病人的痛苦来源和疾病所在及痛苦程度,而判断出疾病所在的医生,属于医工)。。。。。。”《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见其色,知其病,命日明。”扁鹊望齐桓公预定生死;张仲景望王粲(字仲宣)定其寿终。从中不难看出,无论是精典医著,还是上古名医,都把“望诊”放到诊病、治病的首位,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1、  望诊(外视和内视)是“未病先知”的窗口。

中国古代相术是一个内涵异常丰富的独特的价值判断系统,古以眉推测人之才气,以目推测人之贵贱,以鼻推测人之贫富,以耳推测人之福禄,以口推测人之诚伪,以人中推测人之子嗣,以法令推测人之权威等等,不一而足。

心理学家莱恩曾说过:“人们日常做出的各种习惯行为实际反映了客观情况与他们的性格间的一种特殊的对应变化关系。”     

 

 

 从习惯动作认知他人[望觉]

 

一个人的所思所想和性格特征都能在举手投足、点头微笑中显露无遗,那些经验丰富的识人高手往往从一举一动中就能识别人心。

 手插裤兜者:双脚自然站立,双手插在裤兜里,时不时取出来又插进去,这种人的性格比较谨小慎微,凡事三思而后行。在工作中他们缺乏灵活性,往往用老办法去解决很多新问题。他们对突如其来的失败或打击心理承受能力差,在逆境中更多的是垂头丧气,怨天尤人。

 双手后背者:两脚并拢或自然站立,双手背在背后,这种人大多在感情上比较急躁,但他与人交往时,关系处得比较融洽,其中,可能较大的原因是他们很少对别人说“不”。许多当过兵的人可能都对双手后背这种习惯动作很熟悉。尽管部队规定在正式场合不许袖手和背手,但还是可以看到在非正式场合一群新兵聊天的时候,突然老兵班长来了,他往往就是背握着手,昂起下巴,在新兵中走来走去。把老班长这种动作换成语言来表示,就等于他在说:“我是老兵,我是班长,你们得听我的。”这是相当自信的姿态。

 经常摇头点头者:经常“摇头”或“点头”以示自己对某件事情看法的肯定或否定。他们在社交场合很会表现自己,却时常遭到别人的厌恶,引起别人的不愉快。但是,经常摇头或点头的人,自我意识强烈,工作积极,看准了一件事就会努力去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吐烟圈者:这种人突出的特点是与别人谈话时,总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对方,支配欲望强,不喜欢受约束,为人比较慷慨,哥们儿义气重,因此他们周围总是包围着一群相干和不相干的人。

 从吐烟圈这个动作,还能看出此人对某个状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态度,那就是看他是把烟圈朝上吐还是朝下吐。一个积极、自信的人多半会把烟向上吐。相反,消极、多疑的人多半会朝下吐烟。若是朝下吐,而且是由嘴角吐出烟时,表示此人非常消极或诡秘的态度。

 拍打头部者:拍打头部这个动作多数时候的意义是表示对某件事情突然有了新的认识,如果说刚才还陷入困境,现在则走出了迷雾  ,找到了处理事情的办法。拍打的部位如果是后脑勺,表明这种人敬业,拍打胸部只是为了放松一下自己。时常拍打前额的人一般是个直肠子,有什么说什么,不怕得罪人。

 拍打掌心者:人与人谈话时,只要他动动嘴,一定会有一个手部动作,比如相互拍打掌心、摊开双手、摆动手指等等,表示对他说话内容的强调。这种人做事果断、雷厉风行。自信心强,习惯于把自己在任何场合都塑造成一个“领袖”人物,性格大都属于外向型,很有一种男子汉的气派。

 言行不一者:当你给某人递烟或其他食物时,他嘴里说“不用”“不要”,但手却伸过来接了,显得很客气的样子。这种人比较聪明,爱好广泛,处事圆滑、老练,不轻易得罪别人。

  触摸头发者:这种人个性突出,性格鲜明,爱憎分明,尤其嫉恶如仇。他们经常做一些冒险的事情,喜欢挤眉弄眼,爱拿人当调侃对象。这些人当中有的缺乏内涵修养,但他特别会处理人际关系,处事大方并善于捕捉机会。

  抖动腿脚者:喜欢用腿或脚尖使整个腿部颤动,有时候还用脚尖磕打脚尖或者脚掌拍打地面,这种人很能自我欣赏,性格较保守,很少考虑别人,凡事从利己主义出发,尤其是对妻子的占有欲望特别强。然而当朋友有困难时,他会经常给朋友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

  手摸颈后者:当一个人习惯用手摸颈后时,往往是出现了恼恨或懊悔等负面情绪。这个姿势称为“防卫式的攻击姿态”,在遇到危险时,人们常常不由自主地用手护住脑后,而是放到了颈后。女人伸手向后,撩起头发,来掩饰自己的恼恨情绪,并装作毫不在意的样子。

  摊开双手者:大部分的人要表示真诚与公开的一个姿势。意大利人毫不拘束地使用这种姿势,当他们受挫时,便将摊开的手放在胸前,做出“你要我怎么办”的姿势。他做的事情出现了坏的现象,别人提出来,而他摊出双手,表示他自己也没有办法解决,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摊开双手时,有时耸肩的姿态也会随着张开手和手掌朝上而来。演员常常用到这个姿势,他们不只是表现清绪,即使在说话前,也能显示出这个角色的开放个性。

  解开外衣纽扣者:这种人的内心真诚友善,他在陌生人面前表达这种思想时,最直接的动作便是解开外衣的纽扣,甚至脱掉外衣。在一个商业谈判会议上,当谈判对手开始脱掉外套时,你便可以知道双方正在谈论的某种协议有达成的可能;不管气温多么高,当一个商人觉得问题尚未解决,或尚未达成协议时,他是不会脱掉外套的。那些一会儿解开纽扣,一会又系上纽扣的人,较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拍案击节者: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谈话时一个人以手在桌上叩击出单调的节奏,或者用笔杆敲打桌面,同时脚跟在地板上打拍子,或抖动脚,或用脚尖轻拍,这种节奏并不中途停止,而是不断地嗒嗒作响,这些就是在告诉你他已经对你所讲的话感到厌烦了。另外一种情形是,一个人在看书、读报。看电视,尤其是看球赛时突然拍案击节,表示他对故事情节或运动员的某个动作表示赞赏。这种人一般性格乐观,对烦恼不记挂于心。

    双手叉腰者:这种人希望在最快的时间内经过最短的距离以达到自己的目标,他突然爆发的精力常常是在他计划下一步决定性的行动时,看似沉寂的一段时间内所产生的。这个姿势,就像他用V字代表胜利你的符号一样,成为他的特征。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就是这个意思。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