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水先生1
山水先生1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130
  • 关注人气: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水行迹》第二季:宁静古朴话泉州(连载4)

(2018-09-28 21:20:46)
标签:

关岳庙

府文庙

大成殿

清净寺

泉州

分类: 原创文学


古庙

由西街坐机动小三轮去关岳庙,感受一下泉州这座与神为邻的城市窗口之一的盛况。

抵达关岳庙,庙宇门口商贾云集,香客如织,香火鼎盛,热闹非常。敬香许愿的香客,穿梭浏览的游客,交织在一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络绎不绝。磕头声、敬诵声、许愿声,与步履匆匆的脚步声、小摊小贩的叫卖声,和伴着香烛的袅袅云烟,勾勒出虔诚祈祷和静心参拜的意境。

在中国古代习惯一般将供祀祖宗、祭祀神灵的场所统称为,故又称为宗庙,其历史比更为悠久。汉代以后,庙作为祭鬼神的场所,还常用来敕封、追谥文人武士,并逐渐成为祭祀中国的一切圣贤、神灵的处所,如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和岳王庙)、武侯庙(诸葛亮)、龙王庙、孟姜女庙、屈原庙、妈祖庙、山神庙、土地庙、城隍庙等。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代的佛教寺院也有庙字的俗称,亦有人将佛教之寺院习称为

在泉州,最为有名的庙应该是关岳庙。

关岳庙,即通淮关岳庙,道教庙宇,因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俗称涂门关帝庙,因主祀关羽, 1914增祀岳飞,故改现名。庙宇始建于宋代,占地二亩多,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的武庙。

关岳庙现存庙宇为1927年重修,1986年至1990年再次进行全面整修。庙坐北朝南,由主庙武成殿与左右的三义庙、崇先殿三殿并峙,均为三进深,总建筑面积1294平方米。 1914年大规模重修时,将三义庙前殿退后同主殿的前殿并列,使三座神庙连成一体,形成结构对称、庙形壮观的建筑群。修复后的殿宇,装饰精美的木雕、石雕和泥塑,屋脊剪瓷龙雕,造型各异,其间配有花鸟走兽,体现闽南古建筑的艺术风格。

正殿称武成殿,面阔3间,进深5间,单檐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正位左祀关圣帝君(三国的关羽),右祀岳武穆王(南宋的岳飞),以张飞、赵云、王浚、谢玄、韩擒虎、李靖、郭子仪、王彦章、曹彬、狄青、徐达等历史上24位名将为从祀。左为崇先殿,奉祀关帝的曾祖光昭公、祖裕昌公、父成忠公三代先祖。右为三义庙,主祀三国时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配祀诸葛亮、赵云,其后进原为平屋,现改建为三层楼房,仿古装修。庙内还保存着宋代大儒朱熹手书正气和明代书法家张瑞图书充塞天地等巨幅名匾,历代泉籍文士名贤之石刻、楹联遍布,文化内涵丰富。庙内香火终年旺盛,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现为泉州市区道教文化研究会所在地。

据记载,关羽于明万历间进爵为帝,庙称武庙,与孔子之文庙并称,因此其祀典不断升格,最终与祭孔等同。

而与之相列的文庙,即位于鲤城区百源川池畔的泉州府文庙,又名府学,庙学合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更是古泉州(刺桐)史迹系列遗产的代表性遗存之一。这里既是祭祀孔子的场所,也是传播儒学的中心。

府文庙始建于唐开元年末,北宋太平兴国初年(公元976984年)移建孔庙(先后名鲁司寇庙、宣圣庙且址在府衙城右)于崇阳门外之东南,即今址。982年(太平兴国7年)建为州学,大中祥符2年(1009)迁建于育材坊,去旧学西北。1109年(北宋大观3年)复迁于原址,1137年(南宋绍兴7年)重建。其历史悠久,规制完整,建筑规模宏大,文化内涵丰厚,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也是宋代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

作为习文之人就必须拜谒孔老夫子。由涂门街穿过中间门额文庙的五门大牌坊,跨过洙泗桥 传说洙水与泗水为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流且孔子曾在两水之间设坛施教),通过庙前广场,抵达泉州府文庙。

伫立孔庙第二进院落正中大门的大成门,三开间,二进深,相对应呼大成殿,应证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的赞誉。与大成门连成一体的东西两端的金声、玉振两旁门,如同孟子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意即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如同奏乐,以金钟发声,以玉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大成门牌匾下有一对联,乃抗战历史的记录,不知缘何保存至今。

主体建筑大成殿(内设泉州府文庙文物陈列馆)为典型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735.3米,进深522.7米,斗拱抬梁式木结构,以48根白石柱承托,正面有浮雕盘龙檐柱8根,风格古朴,在全国现存文庙中甚属罕见。正中立有孔子塑像,梁上是挂有清康熙皇帝御书万世师表,两旁有四配十二哲画像。另有文物为传世祭孔乐器、舞器、礼器等。

大成殿前砌露台,台上明嵌有许多辉绿岩石浮雕;台下通道、拜庭,两株古榕垂荫,庭外为半月形泮池,上有元代建的泮桥,梁式石构,中部拱起,两边有石构护栏,桥面铺72块长方形条石,代表孔子的72个得意门生。殿前东西两侧筑有东庑(内设泉州古代教育展览馆)和西庑(内设泉州历史名人纪念馆),全长112米,宽10米。两庑前正中为大成门。

位于南门天后路一号的天后宫,始建于宋庆元2年(1196年),是东南沿海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分灵庙宇中现存较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一座妈祖庙,至今仍保留了一些宋代构件和明清时代木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而国内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的清净寺,初名圣友寺,又称艾苏哈卜大清真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2年(公元1009年),是年为回历400年。上个世纪90年代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中唯一入选的伊斯兰教清真寺,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扬州仙鹤寺、广州怀圣寺、杭州凤凰寺合称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它的建立是泉州海外交流重要史迹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