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行迹》第二季:宁静古朴话泉州(连载2)
(2018-08-24 10:17:22)
标签:
西街开元寺东西塔大厝中山路杂谈 |
古街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也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着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始于唐朝,“列屋成街”,兴于宋朝,商贾如云、行人如织,成为了泉州繁荣的象征。一千多年来,这条古街区集中展现的是泉州这座“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最大的文化宝藏和最炫的人文荟萃。20多处各级文物保护单的古建筑、古遗址、石刻等与保护较好的12处古建筑、古民居,融合汇聚了来自世界的多元文化,生动展现了闽南地区的民俗文化。有人说,西街恰似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唐宋以来泉州众多绚丽多姿的文物胜迹和古厝古塔等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的确如此,这里的一件件文物,佛国圣地开元寺、刺桐地标东西塔、肃清门、古城原点定心塔(又名城心塔)、名人宅第、十字路钟楼、近现代洋楼……就像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蕴涵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至今仍诉说着古城的千年沧桑巨变,让泉州人津津乐道,无比自豪。
漫步西街,千年古城不变的“鱼骨”状的肌理格局,蔓延在老街小巷中,岁月在墙面上剥落,留下了一地的斑驳。木制的楼群,红砖的古厝,鳞比栉次;醒目的招牌,木质的店门,静等客来;占道的摊位,不断的吆喝,繁荣依旧;斑驳的老墙,千年的老街,沧桑巨变,仍旧诉说着古往今昔的历史。
西街上有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和古色古香的木楼群。这些闽南民居建筑在砖石墙的装饰及美化上较为特殊,其红砖墙反映着其地域的风格特性,形成了所谓的闽南风格,特别是砖石混砌和墙面的装饰及色彩纹样非常独特。友情提示,闽南的地名中带有“厝(音:错)”字的很多,这字在闽南语中代表房屋的意思。
与泉州传统合院式民居“官式大厝”并存的是一种形态特殊的小型住居,是一种沿街巷连缀而列,连檐成廊,单体平面沿纵向延伸带状分布单开间,面宽约4 —7米的当地人俗称“手巾寮”。其门厅为店铺,后为住宅,内设天井、厅堂、厨房、卧室等部分。屋顶多采取平坡结构,平屋临街,坡屋顶退后。据说宋元以来商业的繁荣与经济的发展,使山多而地少的泉州沿街住房采用最小限度的单开间面宽,平面向纵深发展,以求最经济地利用“黄金地块”,因而促使“前店后宅”、“前通街后到溪”、以环绕官式大厝服务的手巾寮应运而生。
又见中山路,只是在泉州……中山路,在全国城市中都有这条路。泉州人习惯称之为西街头的即是钟楼至肃清门一带,从十字路口中心的泉州地标性建筑石英钟的钟楼前行,左边一排排商铺中居然看见了“老渝记”重庆小面的招牌,心中顿生“疑窦”,我《老渝食坊》至今尚未有加盟店,我“老渝”也没有到处去留“记”,咋又生出一处“老渝记”(厦门也有一个同名的)?肯定侵权咱“老渝”了,也可能“老渝”名号已经蜚声海内外,即将成为驰名商标了(此段为笑谈)。瞥进一看,菜牌上“重庆小面”种类繁多,能写的都写上了。不过当我专门去点重庆麻辣小面,尝尝其味究竟咋样,结果告知重庆小面的佐料卖完了,只有当地的面型。真有点毁我“老渝”名号,拉重庆麻辣小面作大旗。
出店,西街左边就是始建于1958年,1959年开业的泉州影剧院。据说原址原有粘、史、傅三姓祠堂。西街裴巷口的街道上有肃清门亦称西鼓楼遗址。史料记载,西街列屋成街始于唐开元年间(公元714—741年),东起双门前(即今钟楼下),西至唐故城西门素景门(即今孝感巷口)。相传唐末开闽三王(王潮、王审邽、王审知三兄弟)为加强防御,在古城内建一小城即“子城”。子城有东(行春门)、西(肃清门)、南(崇阳门亦称南鼓楼后改名丽正门)、北(泉山门)4个门。肃清门抗战时为避日寇空袭而拆毁,今建有肃清门广场。
此外,井亭巷的明万历年间建造、清乾隆14年(1749年)重修的城心塔(又名定心塔),与南街礼拜堂、聚宝街礼拜堂同为泉州旧城区三大基督教聚会所的基督教西街礼拜堂(建于清光绪21年即公元1895年),感坊巷内左小巷的宋朝状元曾从龙故宅遗址,甘棠巷的明万历相国李廷机府邸,甲第巷内唐德宗贞元七年进士、泉州登科甲第一人的欧阳詹故居,三朝巷因北宋宰相留正连续三朝为相而得名的牌坊,文魁巷的明万历太仆寺少卿杨廷相和广东提学副使擢湖广参政陈鸣华两家家族的故居,裴巷内东侧鞋巷的宋崇宁五年进士郑良弼宅第。孝感巷有著名理学家蔡清故居,因其所著的《易经蒙引》,被收入《四库全书》,成为泉州人的骄傲。其著《易经蒙引》的地方,后人称为“蒙引楼”,今在西街裴巷口西侧,原属水陆寺,后荒废,这座楼却保留至今,悄然伫立。
另据介绍这条老街上,还先后诞生了四位大学校长,分别是复旦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和东南大学的校长谢希德、林祖赓、庄善裕、陈笃信等等。真是西街多俊才,好街好巷值得逛。如果有时间,可以慢慢去浏览。
多种宗教和谐并存的泉州是世俗和众神共浴的圣地,历史上就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景教(古天主教的一个支派)、天主教、印度教(婆罗门教)、基督教、摩尼教(明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犹太教等诸多宗教,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誉。据称,泉州有名称可考的佛寺达600余座,道教宫观岩洞也达几百处。41座超千年和15座近千年古寺庙,使泉州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一座信仰城市。
因此,开元寺、东西塔是必须得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