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彩青甘(两部曲)》10——第二部曲:迷醉甘肃之兰州
(2017-07-21 08:53:28)
标签:
兰州牛肉面马子禄中山桥白塔山 |
分类: 原创文学 |
兰州
兰州是大西北进出的中转地,进疆进藏大多在此转乘,主要是机票比较便宜。又一次经停兰州,再度与中山桥、白塔山、黄河母亲雕塑和滔滔的黄河水相见。
兰州,又称金城,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是黄河流域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市区依山傍水,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
兰州火车站还是那样的,高铁的开通,新站的修建,老站依然如初。中山桥附近的鸡蛋摊饼,卷以各类蔬菜和花生,为兰州原住民的早餐食品。这么大个才4元,入乡随俗,买一个尝尝。
兰州地道的陇上风味美食不少,酿皮子、浆水面、千层牛肉饼等,当然最有名的得数兰州牛肉面了。据说兰州牛肉面,由清朝嘉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创始(已有200年的历史)后将技术传授给东乡族学友马六七并由其带到兰州,经陈氏后人陈位林(陈维精之子)、陈谐声与陈和声俩兄弟(陈维精之孙)、以及后来的回族厨师马保子等人的创新改良后而成。百多年来,以牛肉烂软,萝卜白净,辣油红艳,香菜翠绿,面质精制(手工现场拉成大宽、宽、细、二细、毛细、韭叶子、桥麦椤等种类)、汤鲜爽口等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的五大特点而享誉金城,而蜚声中外。
最为正宗的马子禄牛肉面及兰州牛肉面可能只是当地人的最爱,排队那是必须的,从买票端面找座进食可见一斑。一碗牛肉面,肉汤清亮,面条透黄,漂浮鲜绿的香菜和蒜苗,浇上红红的辣椒油,纯白萝卜融于红绿其中,香味扑鼻,诱人食欲。但对于常食十几种佐料组成麻辣小面的重庆人,味就那样吧。辣椒红香而不太辣,汤宽清淡而味浓郁,佐料简单而过于平淡,更无花椒芽菜而靠盐调味……还是那句话,入乡随俗吧。
在兰州,只有兰州牛肉面这个名,决无“兰州拉面”之店名。你看,号称东邪萨达姆牛肉面,西毒马安军辣子牛肉面,南帝国保牛肉面,北丐苍鹰牛肉面,中神通马子禄牛肉面,以及磨沟沿老字号牛肉面、陈记清汤牛肉面、白老七蓬灰牛肉面、吾穆勒蓬灰牛肉面、白建强牛肉面、周勇牛肉面、占国牛肉面、金强牛肉面、安泊尔牛肉面、金鼎牛肉面、德元纯汤牛肉面等等,都没有“拉面”二字,只由姓名或名号+牛肉面组成。友情提醒,全国凡有冠以兰州拉面店名的为“青拉”即青海拉面,由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的人经营的,味道咋样,吃过一碗“牛大”或“牛大碗”(即大碗牛肉面)就知两者之别了。
该店一楼店堂主要是本地人,一大碗牛大(即大碗牛肉面)或辅以一碟熟牛肉,稀里哗啦,大啖一番。而二楼厅堂则以套餐为主,20、30元不等,主要是外地吃客。当然我自动进入当地人群,体验生活,自取自乐。熟牛肉的味道真还可以,肉香而化渣,100元一斤的等你点,多少两都是可以的,不过称称之时,你会看见手抓牛肉的场面……
顺道游览西关什字黄金商圈中心、张掖路商业步行街的城隍庙,工会俱乐部居然与城隍庙古玩城融为一体,盘活工会资产,引流人潮关注。金城珠宝古玩城,古旧陶瓷钟表乐器、古旧家具地毯刺绣、珠宝钻翠玉器骨雕、中外字画纸墨笔砚、金属工艺奇石根雕、景泰蓝、文革文物、古籍、钱币、古玩和水晶、民族饰品等等各类收藏纪念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七天来,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陪伴着我们尽兴游玩。下午启程回返,乘坐大巴去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的途中,西北大地的兰州洒下了依依不舍的雨泪,再见兰州,再见青甘,再见大西北,你那无数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你那浓缩西域古今的风土人情,我只有研墨挥毫,用文字赞美你——大美西北,多彩青甘。
(全文连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