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 多彩青甘(两部曲)》9——第二部曲:迷醉甘肃之敦煌东线

(2017-07-19 09:02:12)
标签:

敦煌

莫高窟

月牙泉

鸣沙山

藏经洞

分类: 原创文学


敦煌东线

敦煌东线最著名的景点就是莫高窟和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市西南5公里处,在城南7公里鸣沙山北麓,沙泉共处,妙造天成,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与宁夏中卫市的沙坡头、内蒙古达拉特旗的银肯塔拉响沙群和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同称中国四大鸣沙的鸣沙山已经形成3000多年,东汉称沙角山(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因以沙动成响而得名,风吹震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相互运动,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君不见,峰恋危峭,山脊如刃,经缩复初;人乘沙流,有鼓角之声,轻若丝竹,重若雷鸣,此即沙岭晴鸣。魏晋《西河旧事》曾有记载:沙州,天气晴明,即有沙鸣,闻于城内。人游沙山,结侣少,或未游即生怖惧,莫敢前。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古称沙井,又名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有沙漠第一泉之称。因水质甘冽,澄清如镜,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 泉映月而无尘 而成为奇观,得名月泉晓澈 并与沙岭晴鸣自汉朝起为敦煌八景。相传泉内生长有铁背鱼、七星草,专医疑难杂症,食之可长生不老,故又有药泉之称。

泉南岸有一组古朴雅肃、错落有致的仿唐建筑群,亭台楼阁,庙貌辉煌,宫厅柱廊,临水而设,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等百余间,各主要殿宇有彩塑、壁画、匾额、碑刻,如第一泉别有天地半规泉势接昆仑掌握乾坤等。此地林木蓊郁,泉光与山色相映,古刹神庙,常年香火袅绕。

又一次来到莫高窟。敦煌市东南约25公里的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是莫高窟、西千佛洞的总称,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莫高窟距今1650年,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相传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一位法名乐尊的僧人云游到鸣沙山东麓脚下,此时,太阳西下,因其看到对面的三危山山顶上金光万道,状若千万尊佛在金光中闪烁,感悟到这里是佛祖的圣地,便请来工匠,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此后,捐资开窟纷至沓来,礼佛朝拜络绎不绝,香火不断,经久不衰。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敦煌石窟的艺术史从4世纪至14世纪的元代便宣告结束,渐渐鲜为人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王圆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迄今保存有北凉到元代多种类型的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门票实行实名预约制,必须通过现场预约购票(莫高窟参观预约咨询售票中心购买三天以内的门票),或网络(登录http://www.mgk.org.cn官网)等形式预约购票,并在数字展示中心办理取票后才能参观,门票分淡(100元)旺(200元)季,包含数字影院、莫高窟实体洞窟,还有观光游览车等费用。同时据介绍还有应急参观方式应对超大客流,限额发售应急门票,此可提前1天预购,但只能参观莫高窟4个大型经典洞窟及敦煌研究院院史陈列馆和敦煌石窟保护研究陈列中心。

游客必须先到敦煌数字化游客中心,观看莫高窟创建的自然、历史、文化和不同历史时期重点洞窟的佛教艺术(7个数字洞窟展示),然后乘观光游览车摆渡到大门(需两次验票),约30人会有讲解员一起带进去。目前正常开放的洞窟40个、调节洞窟20个、特窟10个,能参观12个(旺季8个)实体洞窟及遗址博物馆群,由讲解员拿钥匙开洞窟的门,讲解,等所有人出来后锁门,再去参观下一个洞窟。洞窟内绝对不能拍照,会给洞窟内珍贵而又脆弱壁画彩塑带来的潜在威胁,造成极大的影响。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敦煌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环顾洞窟的四周和窟顶,到处都画着佛像、飞天、伎乐、仙女等。有佛经故事画、经变画和佛教史迹画,也有神怪画和供养人画像,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装饰图案等。莫高窟的雕塑久享盛名。这里有高达33米的坐像,也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众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

莫高窟第17窟又名藏经洞,建于晚唐(848~906),原为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bian (去声、上巩下言)的影窟。11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5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1900年,这一方丈之地且只有一个洞口的秘室被道士王圆(世事弄人,偏偏把一个道士安排在佛窟里守护,让太上老君的弟子为释迦牟尼效犬马之劳,这阴差阳错的安排委实古怪离奇,奇人遇奇事,令人不解)在清理积沙时偶然发现。自1905年至1915年期间,先后有英国人斯坦因、法国人伯希和及日本人桔瑞超、吉川小一郎、俄国人鄂登堡等纷至沓来,他们用低廉的价格从王道士手中骗购古文献资料近四万件。其中保罗·伯希和1908年往中国敦煌石窟探险,与守护藏经洞的王道士以500两银子的代价买下的敦煌藏经洞内数以千计的精品,其中大部分是孤本,现藏法国国家图书馆博物馆。

莫高窟到敦煌火车站近20公里,不一会就到了,六天的精华行程基本告一段落,点餐喝酒吃肉,等待去往兰州的Y669火车。10个多小时人太累,硬卧人又太多,咱就服个软吧,睡睡小包厢,好好休息一下。



(未完待续,敬请关注《多彩青甘(两部曲)10——第二部曲:迷醉甘肃之之兰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