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味,在舌尖上绽放(二)

标签:
崂山青岛啤酒海鲜劈柴院青岛旅游 |
分类: 原创文学 |
二
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明朝被誉为“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青岛市东北部,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3米,是我国海岸线最高点。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齐记》云:泰山虽云高,不及东海崂。
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特色。是全国唯一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山脉。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古时有人称崂山是“神仙之宅,灵异之府”。传说秦始皇、汉武帝都曾来此求仙。
面积22.5平方公里的仰口风景区,背依奇峰仙山,面朝碧波荡漾的黄海,风光特色以仙山寺院、海湾沙滩为主,宽阔平展,沙质优良,海水澄碧的仰口海水浴场,辅以“海上宫殿”太平宫、“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块巨石构成的白龙洞、历代道士练功之地的犹龙洞、元朝著名道士丘处机咏崂山景物诗21首的白云洞、关帝庙等道教人文景观和上苑山、狮子峰、觅天洞及仰口雕龙矶、峰山岬角等自然风光,无不是山峰、海湾秀色尽现。
景区群峰峭拔,争奇斗妍,青松傲然,翠竹掩映,涧水缓缓,奇石棋布。在有名的狮子峰巅可欣赏动人的奇观“狮峰宾日”,峰下可仰观迷人的胜景“狮岭横云”。
觅天洞位于太平宫西2公里处,俗称槐树洞,由峭壁裂隙间的多块巨石叠摞而成,通高30余米,上下五层。洞口夹在两面峭壁之中,左上方和洞额均刻有现代雕塑家刘开渠手书的“觅天洞”字样。洞内盘旋曲折,离奇险怪。幽暗处需秉烛而入,台阶蜿蜒处需弓身缓行,倏石壁陡立,攀梯而上,忽又异境天开,豁然开朗,一路周折,变幻无穷,别有洞天。
洞外景色宜人。“通天桥”铁索悬空,“一线天”石罅生风,“神龟探海”、“龙盘虎距”等象形石别开生面。洞顶两处峭壁上分别刻有现代美术理论家蔡若虹和邵大箴的题词“咫尺天涯”和“洞幽不雨草常湿、山高无风暑自消”。踏上峰巅,一巨石上镌刻着现代版画家力群题“天苑”二字。置身于此,晃若觅天有成,已抵天界,万千景象一览无余。近处的“天马”、“龟腹”、“母子龟”、“双鸡私语”等景石形象逼真。
当然,过觅天洞,一要靠钻,二要有手电筒(必备的、不可省的),在漆黑狭小的空间,手电照明,低头缩身,手足并用,才可登顶。下山时,5元一把的手电筒,可以换一支雪糕、或两根黄瓜,或矿泉水、小吃等等,你有吃的,他又可回收重新卖钱,何乐而不为之。
崂山也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过去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处机、张三丰等都曾在此修道。原有道观大多毁坏。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据说作者蒲松龄还在这里居住过,其笔下的古代小说《聊斋志异》中奇幻故事和众多文人骚客的题字留念,均为崂山凭添了许多的神秘感和文化气息。
因是白天,又因时间关系,放弃了巨峰(崂山顶峰)、北九水(山水结合的峡谷风貌)、华楼花岗岩叠石风貌)三个游览区,当然也不可能遍游巨峰旭照、龙潭喷雨、太清水月、海峤仙墩、那罗佛窟、云洞蟠松、狮岭横云、华楼叠石、九水明漪、岩瀑潮音和蔚竹鸣泉等崂山十二景。
据介绍,由宝珠山的七座山峰三面环抱、占地3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的太清宫“之夜景尤为出色。当万籁俱寂之时,海上一轮明月高挂,倾洒柔和清辉,曾任教育总长的清末翰林傅增湘《游崂山记》中有一段精采的记述:‘是日,适值佳节,月上东峰,遂同步海岸赏月。初行竹林中,金影布地,晶光上浮,若玉烟之笼被,清奇独绝。嗣乃登坡放瞩,海波浪碧,天宇横青,上下空明,如置身玉壶冰镜中。’每当春秋月夜,微风徐来,海不扬波,皓月当空,浮光耀金,一派皎洁月光洒向大海,这就是被誉为崂山十二景之一的‘太清水月’”。
除了海鲜美食,崂山菇炖鸡也是青岛代表菜之一。特别是10元一斤的王哥庄镇大馒头,特圆特大,底部因烤而脆香,又因加入一定比例的牛奶、鸡蛋、蜂蜜和崂山的清泉水(据说),入口香甜让你回味但又吃不完。不过也有2两一个的馒头。
此外,崂山区大麦岛路,有一条地道的海鲜美食街,可领略青岛地方风味小吃,这里有大饭店里难得的乐趣。
青岛盛产海参、扇贝、鲍鱼、海螺、梭蟹、石夹红蟹、鲅鱼、黄花鱼、琵琶虾(撒尿虾)、大对虾、加吉鱼等,其烹饪饮食原料主要以海产为主。
为吃海鲜,为犒赏自己,我们把目光定格在劈柴院。
劈柴院又名江宁路,位于中山路中段偏北,德国占领青岛后,于1902年修建了此路。呈“人”字形,东端连着中山路,北边连北京路,西边通河北路。其来历,一说,这里原先是个“劈柴市”,全是卖劈柴的;二说,这些劈柴除了供市民烧火做饭,还供应大窑沟窑炉烧制砖瓦等等;更有刘少文的《青岛百吟》认为当时“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之说。
这是一个有着七八十年历史,集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美食商业圈(或院、或街)。
主街上多是酒馆、饭店,除了有元惠堂、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等名店,还有很多不起眼的小饭铺、糖果店、书场和游乐场。北街则是以卖熟肉为主,有德州扒鸡、福山烧鸡、南肚、酱肝等。据说,这条街上的锅饼、炉包、混沌和豆腐脑很出名。
由藏在中山路上的正门小口进去,门上雕刻的“1902”,使历经百年沧桑的劈柴院见证了青岛的发展历程。
里面很深且热闹非凡,映入眼帘的是古朴的青色砖墙及独具特色招牌:豆腐脑、坛子肉、火烧、拉面、合饼、馄饨、炉包、水饺……
几乎卖什么吃的都有,各种海鲜小吃应有尽有,真是只有想不到,没有吃不到。
一间接一间的小饭店,门前大都置放着品种齐全、琳琅满目的海鲜摊,人均挑选,鲜活现做。
嗅着劈柴院的美味,开始香溢舌尖之旅......
择一小店,落座劈柴院青岛海鲜菜馆——老味重庆火锅,蒸、烤、炒、拌。
时而双筷轻扫清蒸螃蟹、葱烧八带、葱烧圣蛏,时而又手执烤生蠔烤鱿鱼;一边轻吸辣蛤蜊就着拌海蜇,一边哈着青啤一厂的原浆啤酒。一桌的海鲜,结帐,才209元!哈哈,今夜舌尖香,爽在劈柴院。
即将离开之时,发现了烤海星(10元一只)!烤海星,传说中的赛蟹黄。不过,不吃不知道,吃了无味道。当然亦或是我们吃不来,没口福。
有人说,吃海鲜,青岛贵,威海等地便宜。其实不然,青岛大街上的饭店、餐馆、大排档当然贵哟,只有在劈柴院,海鲜吃了,小吃尝了,肚子饱了,钱就值了。
抹嘴,吟诗一首:“夜寻劈柴院,蒸炒烤俱全,大啖鱼蟹蛏,味溢舌尖香。”
此外,在这里还可以喝着崂山绿茶,欣赏相声、京剧、吕剧等传统曲艺节目,也可以拉拉黄包车、夜宿客栈,感受百年前的历史气息。
(未完待续,陆续上图中,敬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