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EMBA管理论坛助力云南经济腾飞

标签:
杂谈 |
6月10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管理论坛在昆明举行,中欧最知名的管理学教授之一、哈佛《商业评论》主编忻榕博士为昆明的各界精英人士做了题为《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人才战略》的主题演讲。同时,中欧云南校友会也正式成立。
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云南电视台台长赵树清先生,昆明市投资促进局局长桂春,中共昆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昆明市工商业联合会党组书记蔡永福,玉溪市市长高劲松等省市领导领导和云南世博集团、云南城投集团、红塔集团、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等高管出席了本次论坛。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务长、EMBA主任陈杰平教授,中欧校友关系事务部主任王庆江,中欧深圳首席代表梅文珏也参加了活动。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0100612/25640.jpg
常务副市长李文荣在发言
昆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文荣先生在论坛上致辞,并简要介绍了昆明目前的各方面情况,特别是投资情况。陈杰平教授也对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做了简要的介绍。云南新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井宇校友也为大家带来他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学习的感悟,他说:“我们在课堂上看到了很多优秀的企业是如何成长的,也看到很多的企业是如何走向兴旺。他们用自身的实践结合理论知识,告诉我们怎样去组织一个,走向成功,营销学等等课程,每一个课程都有这么几个亮点,深深打动我们的心灵,使你觉得茅塞顿开。中欧是一个可以向老师学习,可以向学生学习的一个平台。在中欧我们不仅可以学到知识,在中欧学习的期间,你还可以交到朋友,在中间你可以谈人生,你得到成功也可以和同学分享,这其实已经构建成一个暖和的大家庭。”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0100612/25643.jpg
忻榕教授向听众介绍“人才战略”
随后,忻榕教授为在座献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演讲,引领听众从打造企业独特的组织能力出发,一同探寻人才战略的真谛,令昆明各界精英受益匪浅。最后,论坛进入“圆桌讨论”环节。忻榕教授、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资深副总裁孟凡辰、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区域人力资源总监张国维、云南世博集团总经理王云、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刘猛畅所欲言,与全场嘉宾共同探讨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等问题。
培养卓越管理人才为云南助飞
据陈杰平教授介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是一所世界级商学院,也是亚洲唯一一所三大课程(MBA、EMBA、高层经理培训课程)全面进入英国《金融时报》全球30强的商学院。中欧是亚太地区少数获得国际商学院联合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QUIS双认证的商学院之一。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0100612/25641.jpg
陈杰平教授介绍中欧EMBA的项目
中欧拥有中国内地商学院中规模最大、阵容最强的EMBA校友网络。到2010年,中欧已经累计培养近万名EMBA、MBA;每年有上万名中高层经理人参加中欧课程,累计培训学员8万多名,这些校友组成了一张遍布世界各国、各个行业的政治、商业精英网络。
截止到目前为止,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已经为云南省培养了40多名政界、工商界中坚人士。如全国人大代表、玉溪市市长高劲松,云南世博集团总经理王云,云南城投集团总经理刘猛,新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井宇,云南实力集团总裁张娅,昆明银海房地产董事长范雁佳,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和兴,圣火制药副总经理蓝磊等。通过向这些社会精英灌输现代管理经验,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做出中欧的独特贡献。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0100612/25648.jpg
当地媒体采访中欧教授、校友
陈杰平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意在为先锋阶层打造一个心灵的港湾,促进各个企业良性发展壮大。这次在云南举办EMBA管理论坛是因为云南省虽然深处内陆,但却有着悠久深厚的商业文化。进入当代,云南省也涌现出不少杰出的企业家,涌现出了红塔集团、云南白药、云天化、云铜等一大批优秀企业。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逐渐深入,云南省面向东盟和南亚地区的地理、交通优势日渐突出。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云南省提出了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目标,先后提出并实施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昆明内陆国际港”、“昆交会和南亚国家商品展”、“开放型经济高地”等概念和项目,以期实现云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跨越式发展。
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营商文化,如果能够再输入现代的管理知识,云南的经济一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从世界各国和东部先进省市的经验看,一个地区经济的崛起无不和当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富有远见、敢为人先的商业精英有直接联系。云南省的经济需要赶超东部沿海,必须致力于培养大量有竞争力的工商业人才。而对工商业人才的培养,现代管理教育应当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0100612/25646.jpg
论坛现场
中欧EMBA,商界精英的思想健身房
作为国内最早的EMBA课程开办者,中欧成为“商界精英的思想健身房”,吸引了众多高层管理人士。陈杰平教授将这所“最国际的中国商学院,最中国的国际商学院”最大的影响力总结为两点:
一, 国际一流的师资:
中欧的师资力量在国内首屈一指。现有60余名全职教授(全职教授的规模是国际上衡量一所商学院实力的重要标准),许多曾经任教于世界一流商学院,国际师资占68%。此外,中欧计划每年增加聘用6到7位教授,未来几年教授总量有望达到100位,他们将成为中国商业教育领域学术水平最高、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专家智囊队伍之一。
中欧的教授不仅需要具有国际背景和视野,还要了解中国、有在中国的工作经验,能把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企业的实践案例相结合。
http://www.ceibs.edu/media_c/archive/images/20100612/25644.jpg
陈杰平教授和校友合影
二、精英的学员:
中欧的同学层次高,在中欧EMBA2010春季班447名学员中,86%是高层人员。他们不仅成功而且好学,彼此之间共启智慧,共享资源,共谋发展。“中欧要求我们的EMBA同学要有比商业成功更高的追求,读书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陈杰平说。
中欧EMBA严格挑选自己的学员,有非常严格的笔试、面试程序。“中欧筛选优秀人才。严格的笔试、面试保证了中欧的生源都是热心好学、积极上进、推动社会发展的正面力量。”陈杰平教授表示。此外,中欧严格的考试、管理、出勤制度,保证了学生学有所得,让中欧“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校训在中欧的校友中得以传承。
云南校友话中欧
中欧现在云南共有40多名校友,既有国企的一把手,也有民企、上市公司的老总。因为中欧的纽带,大家彼此信任,互相交流,还借这次EMBA管理论坛来到昆明的机会,成立了中欧云南校友会。
EMBA2003校友、云南世博集团总经理王云担任云南校友会名誉会长。读完中欧的EMBA课程以后,他对企业的管理有了一个总体的思维框架,遇到复杂的问题就会归类,是属于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还是战略问题,能够很清晰地判断出来,相对轻松地解决问题。另外,通过中欧的学习,提高了个人的沟通能力、领导视角和决策能力。
去年年底刚刚履新的他,就把在中欧学到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杨三角”理论用到了云南世博集团里,预计明年会出成效。并且,王云把集团的高管团队也送到母校来学习,副总经理,财务总监正在中欧读EMBA,另有两位副总刚刚读完中欧的高层经理培训课程。
作为大型国企的负责人,王云表示:“国企是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起着主导性作用。云南的中欧校友很多都在国企当老总,他们把在中欧学过的课程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引导这些企业的正确发展,将在云南省整个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中欧EMBA2005校友、云南省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刘猛也是云南校友会的名誉会长,这次前来昆明主讲的忻榕教授是他最喜爱的中欧教授之一。他认为:“云南企业对于人才战略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差距,重视程度不够,这次论坛可以推动云南的企业家一起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最根本的要素,企业应该立足于自己如何培养人才,而不仅仅是挖人。”
刘猛表示,能上中欧的人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商界精英,中欧学风严谨,同学能自由地表达观点,老师也很悉心,能真正学到知识。
云南校友会会长、EMBA2002级校友、云南新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井宇是云南最早一批到中欧读EMBA的同学。当时云南在中欧读书的只有三个人。“中欧有国际化的优秀师资,很多教授本身亲身经历过企业,从他们那里可以学到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另外,这里有优秀的同学,不仅有来自大型国企的,也有上市企业、知名品牌的,自已创业的。同学之间有许多交流,不仅谈论做生意、搞企业,还探讨人生哲学、为人做事的道理,可以从别的同学身上学到了许多。”
“读完中欧以后,运作企业的方式方法更理性。中欧是一个学习、交流、提高自我的理想平台。”井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