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寻虹口文化历史遗存之三十五------虹口区的教堂(一)

(2016-06-16 16:58:01)
标签:

上海

虹口区

文化历史

教堂

(一)


    历史上,虹口区的教堂还是不少的,我从网络共查到了九处(不含寺庙),现在对外开放的教堂有四座:景灵堂、鸿德堂、耶稣圣心堂、江湾基督堂。另外还有5座教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沪北会堂、摩西会堂、印度锡克教堂、广东浸信公堂、恩德教堂已改做他用了。这些教堂的建筑物还较好的保存下来,让人能清楚的看到建筑物的风格和感受到过去的辉煌。我将分二集介绍这些教堂的现状。


《景灵堂》

http://s3/mw690/001JrLeZgy72l5P6A0232&690
景灵堂位于昆山路135号。初名景林堂,纪念美国传教士林乐知,故名。由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建造,1923年竣工。


http://s13/mw690/001JrLeZgy72l5TvAEA7c&690

景灵堂是一座坐南朝北的基督教堂,1882年美南监理會传教士林乐知在此开设中西书院,由林乐知讲道。是上海创建的第二座教堂。起初服务于中西书院师生。1922—1923年教堂扩建,曾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教堂。为纪念著名传教士、中西书院创始人林乐知而命名为景灵堂。



http://s4/mw690/001JrLeZgy72l5V7OPp33&690



http://s15/mw690/001JrLeZgy72l5VdjTU9e&690
解说词1


http://s9/mw690/001JrLeZgy72l5VjhXy48&690



http://s3/mw690/001JrLeZgy72l5Wpn4S02&690
精美的彩色玻璃窗。


http://s5/mw690/001JrLeZgy72l5X2afG34&690


http://s5/mw690/001JrLeZgy72l5XySUsc4&690
19942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景林堂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鸿德堂》

http://s1/mw690/001JrLeZgy72l6wovp650&690
鸿德堂(苏韵阁)位于多伦路59号。美国长老会纪念为长老会布道印刷所(后称美华书馆)服务26年的传教士费启鸿兴建的教堂,故以鸿德堂三字为教堂之名。


http://s7/mw690/001JrLeZgy72l6z2hb896&690



http://s16/mw690/001JrLeZgy72l6zeJ5R5f&690
窦乐安路(今多伦路)地皮原是美华书馆,是近代上海规模较大的出版和印刷机构,1920年拟定在此建造教堂,1925年美国北长老会资助一万美元,其余款由中国教徒募捐,192810月落成。当时正逢我国民族主义高涨,基督教内提倡本色化,因此教堂设计打破传统的教堂建筑式样,主体建筑座南朝北为2楼,突出的裙楼第四层为钟楼,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斗拱飞檐结构,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作为西方宗教建筑而采用中式建筑的风格,在国内仅此一处,极为罕见。



http://s9/mw690/001JrLeZgy72l6zlnIY48&690



http://s16/mw690/001JrLeZgy72l6HiF9J9f&690



http://s15/mw690/001JrLeZgy72l6IQstU4e&690
1958年,鸿德堂称为虹口区联合礼拜场所。1992年,该堂恢复开放,现为景灵堂分堂。


http://s6/mw690/001JrLeZgy72l6IYNSZ75&690



http://s10/mw690/001JrLeZgy72l6J6J5f19&690



http://s7/mw690/001JrLeZgy72l6JaBHE26&690



http://s6/mw690/001JrLeZgy72l6Jj38Ne5&690
精美的彩色吊灯。


http://s10/mw690/001JrLeZgy72l6JoqQFb9&690


http://s2/mw690/001JrLeZgy72l6Q0gffb1&690
二楼还有一个大厅。


http://s9/mw690/001JrLeZgy72l6Q4p8k08&690
这里明亮、宽大,更显气势。


http://s6/mw690/001JrLeZgy72l6QanY155&690



http://s9/mw690/001JrLeZgy72l701Ywg18&690



http://s11/mw690/001JrLeZgy72l6Qg0ky3a&690
大厅后部还有一层楼台。


http://s13/mw690/001JrLeZgy72l73CBt2fc&690



http://s11/mw690/001JrLeZgy72l7442jE4a&690



http://s16/mw690/001JrLeZgy72l754EwL1f&690
二侧的彩色玻璃窗是一大特色。


http://s12/mw690/001JrLeZgy72l75aCef6b&690


http://s8/mw690/001JrLeZgy72la1mp7Na7&690


耶稣圣心堂

http://s13/mw690/001JrLeZgy72l8NfMXW1c&690
耶稣圣心堂位于虹口区南浔路246号。耶稣圣心堂全称“救世耶稣至圣之心堂”(简称耶稣圣心堂),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由法国耶稣会在虹口南浔路投资兴建。1876年(清光绪二年)竣工并举行开堂弥撒,教堂为西班牙风格,堂区总面积为四亩三分,建筑构件包括一座教堂,两座二层洋楼、厨房食堂、小花园和堂场。全堂可容纳千余位教友。建堂初属洋泾浜天主堂管辖,自1884年起独立,自成一堂区,为虹口地区主要教堂之一。  1886年虹口圣心堂周围已有教友600余人。



http://s4/mw690/001JrLeZgy72l8Nmmvp93&690
此后,很快发展成为当时上海教区新的活动中心。并在何家宅建耶稣圣体堂,在谈家宅建天主堂、在新港路建奚家圣堂,可惜这三所小圣堂均毁于“1·28”和“8·13”的日军炮火。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中外教友已超过2000人。1941年至1942年,教友已达到6900余人。 由于虹口圣心堂靠近浦江北岸的有利地理位置,不仅吸引了众多的葡萄牙籍教友,也吸引了外轮上大量菲律宾籍船员教友。二战初期,堂区接纳犹太信徒300余人,以后又有日本藉教友加入,并设有日语弥撒、教理班和日文小图书馆等。抗战胜利后,犹太人和日本人纷纷离沪,外籍教友逐渐减少,到1948年,在虹口圣心堂教友名册中,仍有葡、菲等国外教友500多人。因此,虹口圣心堂是沪上早期一所重要的涉外教堂,其周边区域成为外籍教友的聚居区。



http://s5/mw690/001JrLeZgy72l8NWMYcd4&690

 解放后,教堂仍有宗教活动。1966年始,“文革”期间一切宗教活动停止,虹口圣心堂先遭受红卫兵的所谓“破四旧”,教堂内设施全部被破坏。接着,又被浦光电表厂占用,将教堂改建为厂房,在“文革”后期,原教堂主体建筑遭浦光电表厂彻底拆除。 1982年,宗教政策落实后,在被占用的南面小礼堂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圣心堂新堂区仅为原堂区的三分之一。修复并于是年1224日圣诞节举行复堂大礼弥撒。改建后的教堂为二层建筑,楼下设圣堂,面积约200平方米,仅可容纳300余人,其余为生活用房、会议室、办公室、接待室等。虹口圣心堂原属总铎级,堂区范围为虹口区,现经教区改制后,属于市东总铎区管辖。改建后的虹口圣心堂成为虹口区宗教活动和宗教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之一。



http://s14/mw690/001JrLeZgy72l8O1jQN6d&690



http://s9/mw690/001JrLeZgy72l8O9itO98&690


江湾基督堂

http://s9/mw690/001JrLeZgy72l99evC8f8&690

江湾基督堂位于虹口区丰镇路40号。美国圣公会传入上海后,吴虹玉传道奉主教韦廉士之命前往江湾筹建教堂,1873年圣保罗堂落成,原为景灵堂江湾聚会点,后两次毁于日军炮火。2006年,虹口区教会决定重建江湾基督堂,2008年圣诞节前落成,新堂建筑风格为哥特式,并改名“江湾基督堂”。



http://s4/mw690/001JrLeZgy72l99iLV9b3&690


http://s14/mw690/001JrLeZgy72l99pc4J3d&690


http://s10/mw690/001JrLeZgy72l99v6rL89&690


http://s5/mw690/001JrLeZgy72l99DiHa34&690


http://s13/mw690/001JrLeZgy72l99KuIY9c&690


http://s8/mw690/001JrLeZgy72l9c106b5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