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杨友
杨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263
  • 关注人气:4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鸿雁与苏武牧羊(故乡鸟趣)

(2018-12-16 09:47:17)
标签:

散文

情感

分类: 原创散文随笔

         鸿雁与苏武牧羊

               乡鸟趣

                     

                              

雁,又叫“鸿雁”。雁是远征的候鸟,初春北上,在我国东北和西伯利亚大草原繁殖,秋后南归。大雁迁徙,日夜兼程,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唳唳长鸣,坚韧而雄壮……小时候和伙伴们听到长空雁叫,便仰头望着天空飞行的雁阵,大声喊:“雁,雁,一条线,落下来,下个蛋……”

对于我们家乡来说大不过是“匆匆过客”,但大人小孩男男女女都对它们怀有一种特别的亲情,喜欢听它们的长空咯咯叫声,不是乡亲却把它们当作特殊的

上小学后,学过一篇《雁哨》的课文,讲的是大雁在迁徙中,夜间选择僻静处过宿。为了雁群安全防备侵犯之敌,选出一只责任心强的大雁站岗放哨,时时监视周围动静,如有敌情立刻发出警报。那只哨雁责任心很强,站在雁群外的高岗上,两眼四处睃巡。忽然间,哨雁听到不远处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哨雁马上向雁群发出了警报。刚入睡的雁群闻报都醒了,可是,它们四周看看却丝毫动静没有,大家便对哨雁很不满。雁群又安静地入睡了,哨雁又站在哨位上注视周围。不大工夫,哨雁又听到树丛中有轻轻的响声,哨雁又急忙发出警报。雁群醒后,见四周依然静静的,悄无声息。雁群又是一阵牢骚,有的大骂哨雁说:“大家飞行一天全身疲劳,想好好休息一下,你却接连两次谎报,你安是什么心?”一群大雁纷纷扑过来,你一嘴我一嘴地啄哨雁,哨雁被啄个半死,那些大雁才放过了它。雁群重新入睡后,可怜的哨雁又回到高岗上,仍全神贯注地巡视四周。约摸过了半个多小时,哨雁发现了树丛中有隐隐的人影,哨雁便声嘶力竭地呼喊报警……可是,雁群再也不把它的警报当回事了,依然卧睡不动。树丛中的几名猎人把枪口对准了沉睡的雁群,其惨状可想而知……

  在我国文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中有许多关于“雁”的故事,如:“鸿雁捎书”、“苏武牧羊”等。现在,大雁数量锐减,很难看到“长空雁阵”的壮观了,但这些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这里我主要介绍一下大雁与苏武牧羊的故事:                              

  苏武,公元前一世纪中原汉朝人。汉武帝时派卫青、霍去病打败了匈奴。匈奴逃到漠北,休养了好几年,单于表面上又要跟汉朝和好,把被扣留的汉朝使者放回。汉武帝就派中郎将苏武送匈奴的使者回去。但是,苏武到了匈奴,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归顺匈奴。最初,单于派人劝说苏武,并许以高官厚禄,但却被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降无果,便决定用酷行。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入一个露天的大地窖,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嚼身上穿的羊皮袄。过了好几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不肯屈服,只好把苏武放了出来。

      对软硬不吃的苏武,单于非常敬重他的气节,不忍心杀他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今俄罗斯境内),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肯投降,那就只好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苏武与同伴分开后,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这广袤的大草原荒无人烟,气候寒冷,环境恶劣,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朝相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使臣的旌节和羊群。苏武每天拿着这根旌节放牧,盼望有一天能够拿着旄节回到自己的国家。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旌节棒上面的装饰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白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长达十九年之久。直到公元前85年,当初下命令囚禁苏武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老单于死后,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这时,汉武帝也死了,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据传说,有一天这位皇帝在上林园玩耍,正好一群大雁排着长阵从北向南飞过,这位皇帝马上搭箭拉弓向雁阵射去,正好射中了一只大雁。大雁落地后,侍者捧到皇帝面前,皇帝一看,大雁的脚上竟拴着一条绸子——原来是苏武亲笔写的一封信!皇帝见信这才知道父皇派往匈奴的使节苏武还活着!于是又派使臣与匈奴新单于交涉。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这才放了苏武。苏武被接回自己的国家,在汉朝京城受到热烈的欢迎!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具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世代传颂。后来,有人根据这个真实故事撰写了歌词并谱曲,词曲悲壮,催人泪下,在民间传唱甚广。 

                附:苏武牧羊》歌词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守十九年。

        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心痛酸。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

 定教匈奴惊心破胆恭服汉德威。

        转眼北风吹,群雁汉关飞。

        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大节总不亏。

  定教匈奴惊心破胆恭服汉德威。

  定教匈奴惊心破胆恭服汉德威。 

歌之词曲儿时烂熟在心,却至今不忘。


         附《苏武牧羊歌曲(古)

http://s3/mw690/001JqToDzy7qxWNqA3Eb2&690

http://s2/mw690/001JqToDzy7qxWNRukFe1&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