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土”百灵——窝嘞儿(故乡鸟趣)

(2018-12-16 09:16:42)
标签:

文学

散文

分类: 原创散文随笔

      故乡的“”百灵——窝嘞儿

                 乡鸟趣

                     

 

百灵鸟甜美的哨音给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带来了荣耀,给人们的生活凭添许多美好的遐想……然而,我们老家的百灵鸟一直被们视为老“土”,这个半俊半丑的名儿实在让人听着不顺耳。是故乡百灵鸟的歌喉逊于内蒙大草原的百灵,还是故乡人的欣赏水平低?这个责任只能怪我们的老祖宗——不知什么原因,老祖宗硬是把家乡的百灵鸟叫作“窝嘞儿”,也有的地方叫“讷嘞儿”!这样一个土得掉渣儿的名儿是什么意思都没人知道,家乡的百灵鸟被埋没也就毫不奇怪了。如此这般,当然也就不会有人研究家乡的“窝嘞儿”是属于百灵家族的哪一支脉了。它体如铜嘴鸟大小,全身羽毛为褐色,雌雄不同,雄窝嘞儿头顶有冠羽(俗称“蓬头”),会“哨”,哨音清脆甜美,喜边哨边高飞。雌窝嘞儿无冠羽,不会哨。“窝嘞儿”鸟喜高飞但不远飞,从不在树上停落。

老家村庄西北面是一条黄土岗,像一张弓似的将村庄围抱。黄土岗外边的青龙河三面环绕向南流去,从河边至黄土岗之间是很大的一片卵石滩。卵石滩上间杂着大块小块瘠薄的沙土地,沙地上生长着零零星星的矮杨树和柳毛丛,更多的是大片大片的茅草、野蒿。这里是“窝嘞儿”的天堂,它们一年四季生活在这里。春季在矮树丛或茅草中做窝,每窝产卵四只左右。“窝嘞儿”是“留鸟”,不迁徙不远游,它以昆虫、草籽为食。冬季,食物的短缺和寒风的侵袭,“窝嘞儿”的生活面临着食物、御寒的双重考验。但经过长期的生活中它们找到了抵御困难的有效办法,即:冬季实行集群生活,几十只甚至更多的“窝嘞儿”形成一个整体。有时,不可避免的要去远处避风雪或寻找食物,这种情况下,单独或几只鸟儿行动,有很大的危险性。集群行动中就会充分发挥集体的防御能力,给它们渡过严寒季节带来了保障。所以,在我们老家常年都可以听到“窝嘞儿”娓婉动听的哨音……

“窝嘞儿”鸟无论它的形状、它的鸣叫和它的习性都与百灵鸟极其相似,可以肯定它是十几种百灵鸟中的一种或亚种。不过,历史走过这么多年尚未有人岀来为它们正名,至今仍在“另册”。这不仅是“窝嘞儿”的悲哀,也是故乡人恥辱,更是专家学者的失职。由于对“窝嘞儿”缺乏应有的关怀和足够的重视,对这位鸟类中拔萃的“艺术家”一直无人问津,更谈不上保护,致使其数量有减无增。青龙河桃林口大型水库的建成,原来两岸较开阔的沙土草滩和卵石滩被淹没,使“窝嘞儿”失去了理想的棲栖之地。凡此种种,都值得我们深思。今年有幸在长城网看到故乡一位摄影家拍摄的鸟儿照片,其中竟有百灵鸟,这着实令我高兴亦不免涌上几分伤感——什么时代才会有人给故乡的百灵正名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