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帕维奇,作家中的魔法师

(2017-03-14 15:22:43)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帕维奇

深圳晶报

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

哈扎尔辞典作者

分类: 书评专栏
帕维奇,作家中的魔法师
文:欧阳德彬   原发于:晶报 2017年03月11日 

帕维奇,作家中的魔法师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邂逅一本天书——帕维奇《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这书仿佛从天而降,绝非世间俗物,放在掌心反复摩挲把玩也未必领悟其中奥义。阅读的时候内心充满饥饿感,就像武痴捧读武功秘籍,又舍不得一次读完。

对帕维奇小说无与伦比的结构早有耳闻,但最令我震撼的是它的内容,毕竟,形式也是为了补益内容。读了几篇帕维奇小说的研究论文,包括书后的一篇附评,多本小说旨在反映南斯拉夫的战争历史和民族矛盾,把历史背景拔高到首要位置。我觉得这是对帕维奇小说的世俗性误读,这种批评范式遵循着历史反映论的庸俗套路。强烈的历史感是帕维奇小说不容忽视的一个侧面,但不是最重要的一面。帕维奇这样的高明作家,站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写作,犯不着费尽心机编织故事只为了干历史学家的活儿。他所呈现的是更高层面的东西——爱情与死亡。

着力于写爱情,这大概就是帕维奇以“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作为书名的原因。这本书中的爱情图景呈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经验,比一般的爱情描写走得更深更远。小说叙述时而男性视角,时而女性视角,如果不知道帕维奇的话,根本分辨不出作家的性别,怪不得有论者指出帕维奇的灵魂具有雌雄同体的特质。

爱情与死亡在帕维奇的小说中联系得如此紧密,奥普伊奇上尉让演员们表演自己的三次死亡,最后一次彻底的死亡,则因爱上了一个女人。分属敌对军团的家族两代争斗,最终失败者的儿子杀死胜利者的儿子,演绎着宿命的轮回。小说人物在向死而生的旅程中,又遵循某种冥冥中的注定。

一直固执地认为,伟大小说家创造出独特的小说世界,这也是评判小说家是否伟大的标尺。在世界文学史上,跟卡夫卡、乔伊斯一样,帕维奇缔造出了自己的文学帝国,那是令人心醉神迷的梦幻国度。“如果你做梦梦到她,把你的枕头翻过来,她就会梦见你”。

在小说技术层面,精微的细节、天才般的想象、超凡的结构等也是《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的伟大之处。帕维奇就是作家中的魔法师,他站在文学天空的云端,腰里系着一条自己咬着自己尾巴的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