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序言--李宗盛

(2017-02-27 14:25:31)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珍物

文艺百人物语

李宗盛

分类: 书摘连载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序
李宗盛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序言--李宗盛


是的,我承认。
我就是那种习惯留东西的人。
于是当被邀请对这些对象的其中一些做描述的时候,我乐观极了。我的确有乐观的理由!
家里到处都是这样的东西。随手挑一件就足够吹嘘半天,写一篇文章实属等闲。
何况这些年我的珍物有增无减;这样的邀约让我甚至有了写一本书的念头。

虽然我最终交出的稿件里选择了作为音乐人创作时用的笔与制琴师用的刀具为主题,但在此之前,我已经用了三个星期试着去说明八颗干瘪的糖炒栗子对我人生的意义。
而决定写栗子,是忍痛排除了小女儿的口水巾、写词用卡式录音机、几十首歌词手稿、打工的钱买的第一张黑胶唱片、老情在我遭逢困境时送我的书之后,所作的决定。
我知道这看似荒谬,但是绝对真实。
我遭遇的情况是往往还未动笔,思绪已经开始神游。对往事的感怀挂念,淹没取代了交稿的紧迫感。
老实说,我因此对我的书房进行了一次考古发掘。

现在您就要开始读这本蕴含深情的小书。
您马上要发现书里被作者提起、牵肠挂肚视为珍宝的,没有一样是世俗见解所谓的价值高的东西。
但是我以为这些个文章所透露的讯息是极有意思有价值的。
因为不管您对书中作者的认识了解如何形成的,这些文章会是最诚实的增补。
它透露了作者的心性,人生的样貌,经历的曲折。
其中的蛛丝马迹必然会带领您与您先前了解的作者映对,暗合。

是的,我的珍物有增无减。
我决定留下我给娘捏脚时用来装乳液的塑料罐子,制琴时音梁凿下来的刨花。

我认真地想,等我更老了,我的珍物会是身上的老人斑。
那是时间专属给我的,平凡却无价的

岁月的勋章!!

李宗盛 敬序
二零一六年十一月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序言--李宗盛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
作者|《生活月刊》编著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李宗盛:“多年以后审视摩挲旧物对我来说,往往意味着自己与人生某些部分的和解与释然。”

谭盾、林怀民、黄永松、王澍、金宇澄、阮义忠、杨丽萍……一百个人撰文回望关于“珍物”的答案,那是他们生命中独一无二的印记。在充斥着“消费”与“丢弃”的当下,重拾“惜物惜情”的美好传统。

“华语音乐教父”李宗盛作序力荐。

如您对这本《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感兴趣,
试试扫描下图二维码吧
《珍物:中国文艺百人物语》序言--李宗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