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前戏比“意义”更精彩--《甜牙》

(2015-06-17 14:02:56)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

伊恩麦克尤恩

甜牙

黄夏

外滩画报

分类: 书评专栏
前戏比“意义”更精彩
转自 15.06.04 外滩画报   文:黄夏

前戏比“意义”更精彩--《甜牙》
就像一个饶有趣味的游戏玩家,麦克尤恩喜欢把手中的素材当玩具一样摆来摆去,看把它们搭成什么造型、什么套路会更有意思。(图:麦克尤恩对写什么从来都不很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写)


开读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的新作《甜牙》(Sweet Tooth)前,首先看到的是网上关于《甜牙》的吐槽。吐槽主要集中在这样一种意见:大小反转、各种铺垫都十分精妙,但它们跟整本小说的结局或者主旨没什么关系。那些毫无必要的冗笔,讲得很破的间谍和落入俗套的爱情,还有作为“书中书”插叙的短篇小说,除了作者刻意炫技之外,似乎就没啥实际的效用了。

读完全书后,我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的确,这本小说有这样那样的缺点——麦克尤恩的小说几乎没有写得尽善尽美的——间谍和爱情是很俗很烂,但作者的初心并不在写间谍和爱情。可以这么说吧,麦克尤恩对写什么从来都不很关心,他关心的是如何写。就像一个饶有趣味的游戏玩家,麦克尤恩喜欢把手中的素材当玩具一样摆来摆去,看把它们搭成什么造型、什么套路会更有意思。

很多时候,麦克尤恩玩得蛮成功,比如《爱无可忍》的叙事结构就像是一串多线推进的多米诺骨牌。有时候则挺失败,《只爱陌生人》前半本加入各种新小说写法,注重对光影、线条、几何、色彩的捕捉。结果呢,删掉这些劳什子,后半本开头只要写上一段“前情提要”,读者也能高高兴兴地看下去。当然,纯技巧之外,麦克尤恩也会打打感情牌,比如《赎罪》以及这本《甜牙》,不过,这样的小说还是太少了。

其实,有没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你得看从什么角度来定义。政治、道德、社会、人生,都叫意义。那么,《甜牙》有没有意义呢?我觉得大大的有,至少,顺着上述次序排列,《甜牙》就是一本反战的、道德崇高的、批判社会的、讲述各种人生道理的小说。关于人生道理,我们就能从女主人公塞丽娜糟糕的童年、糟糕的工作、糟糕的男人运上,看出“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点意义来。但,这些“意义”为什么在整本小说中显得如此虚无缥缈,甚至,都有点儿被麦克尤恩时不时掺入的戏谑成分,给消弭掉了呢?

原因在于,作为一本“意义”复合型小说,《甜牙》要做的,恰恰就是要整饬这些意义。并不是否定它们,而是重新“摆正”它们的位置,至少,在麦克尤恩的小说艺术中,“意义”是要让位给过程,或者说“前戏”的。《甜牙》中,女特工塞丽娜发钱给蒙在鼓里的小说家黑利,让他写反苏联、反极权的作品(她同时又真心爱上了他)。有一天,她偷看黑利正在写的一篇小说是否符合组织的要求。这篇小说的梗概如下:

前戏比“意义”更精彩--《甜牙》
《甜牙》
[英] 伊恩·麦克尤恩 著
黄昱宁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5 年 4 月

某夫妇经济拮据、感情破裂。一日家中失窃,丈夫一套珍贵的登山用具不翼而飞。报警后,丈夫在警察设置在销赃点上的摄像头中看到了妻子,原来妻子就是小偷。刹那间,妻子从一个熟悉的人变成了陌生人,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她在丈夫眼中同时也变得神秘、诱人起来。丈夫对她充满爱意,性欲勃发。

接下来就是夫妻摊牌和对质的时间了。但黑利却用大量的冗笔和赘笔,来拖延这一刻的到来。他写丈夫如何给孩子念睡前故事,如何跟妻子共进那顿诡异的烛光晚餐,如何体会和咂摸那些分不清是报复还是情欲的想法塞丽娜实在等不及,一下子跳过这几页,直奔主题——啪,瞬息之间,好奇心是满足了,但阅读的趣味也随之灰飞烟灭了。

其实,麦克尤恩是在告诉你,小说是要慢慢炖出味儿来的。伟大的小说家就跟伟大的色情家一样,从来都是在高潮将临未临的当儿,尽量让它延长下去(只要能做得到)。为了那么点儿“意义”,不惜把各种精彩的“前戏”给一步跨越了,实在得不偿失。尤其是,这些“前戏”大多还是对许多高大上“意义”的戏谑和嘲讽。

比如,麦克尤恩为什么拉了长长一张通俗爱情小说和严肃小说的清单,还让书中人物议论得头头是道?就是为了让喜欢读通俗爱情小说的塞丽娜去读乔治·奥威尔,为了让她感受自己一跃升格为奥威尔“知心好友”的洋洋自得,为了让她本来轻松八卦的专栏文章,顿时变得高大上起来,并且最终,为了让这篇文章被不满的主编不由分说一口气毙掉。读点奥威尔就使命感爆棚,就自以为能踌躇满志指点江山,不正是许多当代人的通病吗?

塞丽娜这个女孩,其实跟读多了爱情小说的包法利夫人,和读多了骑士小说的堂吉诃德一样,既浅薄,又真诚,既愚蠢,又善良。麦克尤恩通过这个不谙世故的人物,狠狠讽刺了一把这个太谙世故的世界(包括塞丽娜服务的当局,以及当局的对立面)。她不堪的童年也好,她悲惨的男人运也罢,这些看似冗赘的闲笔其实正和最终的结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太过聪明的人,往往会识破真相,所以要让笨笨的塞丽娜充当主角。但塞丽娜又太笨,无法在关键时刻参透玄机,所以才有聪明的黑利在最后一章完成“反转”。事情由塞丽娜来做,故事则由黑利来讲。于是《甜牙》本身,就成了一部既讲故事,又讲如何讲故事的“元小说”,麦克尤恩也顺便过了一把文学家和评论家的瘾。

所以我就在想,那些吐槽《甜牙》的读者,看上去就像一些吃客。他们点了一碗腌笃鲜,结果上来一道佛跳墙。他们当然有理由表示愤愤不平,因为完全不符合他们对腌笃鲜的期待嘛。只是在我看来,以腌笃鲜的价钱享受一道佛跳墙,无论如何不算亏钱,尤其是这道佛跳墙,做得还真心不坏。

海译文

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https://mmbiz.qlogo.cn/mmbiz/Q17jOB00yuryd8VTibNJaLLhicGtYTRLtxpm5VcGrr8jXdu2QwyMIqP3BpQ0sO8mHI83WPTrHvMXbJaovhDnytQw/0

扫描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