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情趣无处不在
转自14.10.19 现代快报
文:慧远
《望远镜里的精灵》
刘克襄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年8月出版
在我的少年时代,几乎每个早晨都是伴随着好听的鸟声醒来的,鸟叫声听来不仅并不嫌乱,反而觉得格外温馨与舒心。读刘克襄的《望远镜里的精灵》,带给我的首先是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作者告诉你的其实不仅仅是怎样赏鸟,怎样做一个自然观察家,他同时也告诉你如何做人,如何让生活变得富有情趣。尽管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写给小朋友的观鸟书”,但一般成人阅读也同样受益匪浅。
毫无疑问,鸟类既是人类的朋友,也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像刘克襄所形容的那样,鸟类的社会生活其实跟人类非常相像,“就像是在同一条街上,一起开店做生意的朋友。有的卖饮料,有的卖杂货,有的在巷口摆地摊。因为卖的东西不一样,他们可以相互帮忙,相安无事。”刘克襄把翠鸟称作“钓鱼高手”,是因为翠鸟天生有一身捕鱼的好本领;他把白鹡鸰称作“黄昏的赶集者”,是因为白鹡鸰每到黄昏时节都会啸聚在一起,专门找孩子爱吃的食物;他把小白鹭称作“白色农夫”,是因为小白鹭的生活非常辛苦,每天忙着占位置,寻找觅食地点;他把黑枕蓝鹟称作“森林的警卫”,是因为黑枕蓝鹟善于鸣叫,相邻的林鸟们可以靠着它的叫声,知道哪里有危险。正是凭着长期的观鸟经验,刘克襄以为,一个好的观鸟人,应该静静地躲在一边,尽量不去干扰鸟儿的生活,只有这样,才合乎自然观察的精神。
另外,鸟儿还可以带来很多自然的讯息,比如,听见红嘴黑鹎的叫声,就知道春天已经来到了;看见一只翠鸟在池塘边居住,则意味着这里是一个干净的水池,里面一定有不少鱼类栖息;一座城市上空飞翔的老鹰越多,就说明这座城市的日常生活越丰富;当满山的白头翁到处乱飞时,那一定是夏天果子成熟的季节,白头翁开始吸食浆果,并以自己的觅食和大便传递植物的种子,到各地繁衍生息了。麻雀是北方最为常见的“城市公民”,它们体态小巧,灵敏好动,常常啁啾于庭树,筑巢于屋檐,尤其是乳雀试飞的时节,总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珠颈鸟即是我乡俗称的“咕咕”,刘克襄称之为“低音歌手”——前者以象声词为珠颈鸟起了一个好听的别名,后者则形容珠颈鸟的叫声,听起来像一位低音歌手的浅吟低唱。
世上有许许多多的生物,正如人类有形形色色的面孔。世界因为生命的多姿多态、形态各异而精彩,正像罗素所说的那样:“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刘克襄以自己的观鸟人生现身说法,告诉小朋友们如何做一个“小小赏鸟专家”;刘克襄以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提醒成年人,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自己庸常琐碎的生活,每个人都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生活的情趣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生活的诗意其实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你是否拥有一颗蕴涵诗意的心灵。
欢迎添加上海译文微信公共账号,搜索:stphbooks,即可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