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球遭遇强拆
转自11.11.20
南方都市报 文:曾靖皓

《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英)道格拉斯·亚当斯著
姚向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8月版
26.00元
故事是从一次房屋强拆开始的,主人公亚瑟身穿睡衣横卧在推土机前的泥地里,以死相争保护他的家。拆迁队的头儿不断地提醒他,强拆是经过他也参与投票推选出来的镇议会决定的,它有权替亚瑟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且他不能反抗,因为那份压在镇规划办公室废弃厕所壁柜里的公示文件已经过了上诉期。正当亚瑟负隅顽抗的时候,他的朋友———来自参宿四的外星人福特,给他带来了一个更坏的消息:强拆不仅仅是他的问题,它发生在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这次轮到了地球。亚瑟因为政府要建设一条旁道而丢了家,人类因为外星人要建一条超空间高速路失去了地球。最后关头,福特拉着亚瑟搭上了一艘宇宙飞船,开始了一场荒诞的银河之旅,唯一的指引就是手中的《银河系搭车客指南》。
这就是道格拉斯·亚当斯的科幻小说《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精彩的开头。故事的灵感来源于一本叫《欧洲搭车客指南》的小册子。亚当斯把这个点子在脑海中搁置了几年,直到B
B
C广播台的出品人给他打来电话,隐藏心中多年的故事被编成了广播剧,不想一炮而红,1979年小说出版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畅销不衰。《银河系搭车客指南》应该算得上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科幻小说之一了。
小说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亚当斯在严肃的科幻题材和幽默辛辣的文字之间找到了平衡,把一种前所未有的喜剧气氛贯穿到科幻小说中。从凡尔纳和威尔斯真正开创这个文学类型以来,绝大部分的科幻小说都属于硬科幻一类,它们严格按照我们已知的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航天航空等领域的知识为基础,虚构未来的技术和故事背景;在情绪上,科幻作品多少有些压抑和紧张,至少是严谨和审慎的,几乎没有作品可以像《银河系搭车客指南》那样把科幻小说写得这样轻松、好玩,又不失科幻本色。
那段极具讽刺和搞笑意味的开头已经为我们展示了亚当斯过人的想象力和幽默感,不过这只是个开始,从《引子》起亚当斯就没有放过人类社会任何一个可以调侃的地方。在人物设计,故事情节等各个方面,亚当斯展示着自己的幽默天赋。银河系的大总统,不过是个嬉皮士、骗子、自吹自擂狂、人际关系极差的傻瓜;自以为站在进化顶端的人类在地球其实是第三聪明的,前面还有海豚和老鼠;更讽刺的是,地球是由老鼠出资修建的,目的是用人类做实验来回答关于宇宙和生命的终极问题……亚当斯的幽默设计无一不是把矛头对准了看似天经地义却又荒诞不经的人类社会,小说中各色人等、各种制度都原形毕露,让人忍俊不禁。
如果亚当斯只是一味地展示自己的幽默和对人类社会的刻薄,小说可能会变成单纯的笑话集。稍有深度的科幻小说总是带着对人类自身的关怀进行了一番探索,一部好的科幻小说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都有点哲学沉思的味道,从早期的《时间旅行》、《隐身人》到后来的《嘹望哨》,都体现着这样的传统。亚当斯也继承了这一传统,他对宇宙和生命的终极问题的思考同他的幽默感一样出色。在他笔下,外星人花去750万年时间,从一个城市大小的计算机那里得到的终极答案是“42”,在荒诞之余,亚当斯借计算机的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也许终极答案之所以难以获得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问题,而问题的根源却在被强拆掉的地球,于是老鼠们又花钱复制了一个地球。亚当斯其实想表达的是:答案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关注生命本身,耗时耗力的追问最终又会回到原点。他认为以理性方式挑起这样的问题可能本来就是愚蠢的,最后他通过地球制造者的嘴说道:“快乐比正确更加重要。”这就是他的最终回答。以理性颠覆情感的做法最后可能只会得到“42”这样荒唐可笑的答案。这让人想起了帕斯卡尔那句话: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生命的价值在于智慧,而不是智慧的结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