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充满“焦味”的人生--《我烧了大文豪的家》

(2011-09-06 16:30:15)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我烧了

大文豪的家

陈嫣婧

南方都市报

克拉克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充满“焦味”的人生
转自2011-09-04  南方都市报   文:陈嫣婧 

充满“焦味”的人生--《我烧了大文豪的家》

 《我烧了大文豪的家》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60475/

(美)布洛克·克拉克著

王亦明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7月版

25.00元


    《我烧了大文豪的家》有一个华丽丽的开头,的确:“我叫山姆·包西佛,就是那个不小心烧掉艾米莉·狄金森在美国麻州安默斯特的房子,还因此意外杀了两个人的纵火犯。”在出版社随即发送来的大量背景资料中,我了解到这确实是一本“看上去”专写如何焚烧美国作家各处故居的纵火指南,而小说直译过来的书名《新英格兰作家居所纵火指南》也同时验证了这一主题。它标明了狄金森、马克·吐温、尤金·奥尼尔等美国著名作家故居的具体位置,并详尽地告诉你如何通过往烟囱里倒汽油,或者往窗户里扔燃烧瓶等方式,成功地将这些赫赫有名的房子付之一炬。

    作者美国当代作家布洛克·克拉克,于2007年完成了这第五部作品之后,得到如潮的好评,他毫不费力地玩转着当今文坛最热门的话题:悬疑阴谋、黑色幽默、荒诞诡异以及到哪儿都不会过时的人性及情感问题。这部作品包裹着悬疑小说的外壳,将与山姆有关的几起纵火案件作为小说行进的主线,又暗藏讽刺挖苦之能事,将那些为烧掉老宅的作家耀眼的光环撕扯得一点儿不剩。在终身未嫁的狄金森故居里,竟然有人半夜偷情,在那张圣女的床上做着苟且之事;奥尼尔是个酗酒狂徒;马克·吐温被描述成“女阴”;库珀明明已经富得流油却还向去他家参观的人收取门票……而那些“美国文学爱好者”们更是不知理性为何物,不是拉帮结派去欺负山姆的父母,就是搞偶像崇拜排挤异类。他们,无论是作家还是“文青”,他们把文学作为不可一世的挡箭牌,作为他们实行“暴政”的理由。克拉克甚至还借小说揶揄了自己一番,说自己的作品只是一种伪装,完全可以被“不屑一顾”。

    说实话,当初我就是奔着这个去看它的,美国式的讽刺是继马克·吐温以来最让我感兴趣的东西。但其实在这个小说里,讽刺的分量和教你如何放火的分量一样,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重,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充满叛逆色彩的、想要通过另类夸张的方式获得人们关注的惯常手法罢了。讽刺某些与文学有关的现象只是克拉克感兴趣的一类话题,当然他知道这将为他的书增色不少,但出于创作精力和题材方面的制约,这类讽刺的文字最终不可能达到强有力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仍然只是一部悬疑小说,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让我越来越感兴趣的问题变成了克拉克在文本的最后意欲建构及深化的包括“爱与谎言、忠诚及真相”之类的人伦问题。作者在小说的前四分之三,尽情地铺排着各种诡异的现象———山姆意外纵火的深层原因,父母无故酗酒的理由,汤姆士、黛德瑞,还有那些债券分析师看似偶然的出现等等……而当最终答案水落石出的时候,我们却产生一种仿佛与探案破案全然无关的错位感。我们终于知道山姆最初锒铛入狱其实是因为母亲在他童年时对他讲的关于狄金森之家的恐怖故事给他造成了挥之不去的可怕阴影,以至于发生了那场“意外”。我们也终于知道让山姆再次入狱的其实根本不是所谓的“真相”,而是他自己构建的“谎言”,他为了帮母亲顶罪,用确认无误的“谎言”抹杀了一切属于“意外”范畴的可能性,义无反顾地把自己送入了监牢。

    如果说前半生的山姆,坚信自己的犯罪只是一次意外,并且徒劳地向所有人解释这就是真相的话,那么后半生的山姆,则是在出于明确的保护家人的爱与责任的驱使下,坚守了不存在的谎言。如果说意外是针对真相的说辞,那么谎言则是面对真相的反诘。在山姆自发性地把自己关进监狱这一行为的背后,其实是对自己前半生的一次审视和反思,同时也是对他的父母、妻子和孩子们的忏悔。当关于纵火案背后的一切被揭露时,同时被揭露的还有他父亲的婚外情、母亲严肃外表之下的脆弱、妻子安玛丽不堪背叛的痛苦和反抗……父亲的情人黛德瑞自焚而死,是出于爱;父亲抛弃了黛德瑞重回家庭中来,是出于爱;母亲焚毁房屋把父亲烧死,更是出于爱。只不过这些爱,是包含了背叛、无奈和失望的爱,也是包含了欲望、欺骗与悔恨的爱。但最终正是这些爱,包括它的复杂性和它本质上的真实让山姆抛却了象征着脆弱与逃避的“真相”,走向蕴含着勇气与承担的“谎言”。

    在这场真与假、爱与恨的终极较量中,山姆最终选择了沉默,就如书中最后所言,“谨守真相,确定你是为了一个好理由而说谎,并且坚持下去。”更因为他明白了所谓的真相,有时不如谎言来得可以让人愉快,比如那些依然爱你,却只能在漫长的岁月中渐渐把它消磨,最后只能留给你很小一部分的人,像安玛丽,像爸爸。

    显然克拉克在人性问题上的洞悉力并不比他架构犯罪案件的能力弱,即便他总要坚持到了最后几页才告诉我们一切的纠结。唯一明显的缺点是他似乎太希望让读者知道他或者山姆在想什么,于是往他脑袋里塞进大量的词汇,以至于让读者认为他得了过度倾诉和热爱胡思乱想的毛病。小说以回忆录的方式写就,这种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本身能非常完整地展现山姆浑浑噩噩、犹豫不决,且稍带怯弱的个性,但拖沓的叙事和过多的心理描写让作品丧失了悬疑小说那种简洁明快的节奏感,虽然克拉克充满了野心想要在其中充实传统悬疑小说所不能达到的足够内涵,但叙述语言的过分冗长却让它反而丧失克拉克以往作品干练洁净的本色,就如一个急于炫技的钢琴家错把进行曲弹成了抒情小品,让人产生一种阅读上的不适感。当然,这并不能抹杀《我烧了大文豪的家》作为一本很好读的小说的诸多特征。平心而论,这是一本非常带劲儿的通俗小说读本,它超大的容量和耐嚼的劲道,仍能呈现出一种色彩明亮的丰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