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的Underground
转自:都市周报 2011-08-18 文:林少华

村上春树从九五年十二月开始用整整一年时间采访六十二名“阪神大震灾”及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受害者,写成了非虚构文学作品《地下》。
村上春树住在东京圈,当然坐地铁。不过较之地铁的工具性,他关心的更是地铁的“地下性”以至整个地下。而对地下的关注可以说是他由经营心灵后花园的“都市隐士”向揭露“地下世界”的孤独斗士转变的契机之一。他为此出了一本书:《地下》(Underground,或译“地下世界”,中译本不久前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他认为足以改变日本战后历史流程进而使人叩问为何日本人这一根本命题的两起重大事件都发生在地下?且是一九九五年第一季度的日本地下?一起是
7.2级“阪神大震灾”,另一起是由奥姆真理教制造的东京地铁沙林毒气事件。
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清晨,十名奥姆真理教信徒两人一组分成五路,其中五名悄然钻进三条线路的地铁车厢,在上班时间段用打磨锋利的伞杆尖端捅破装有液化沙林毒气的塑料袋。毒气在密闭的车厢和停车后的月台上挥发弥漫开来。受害者超过五千人,其中致死十二人,更多的人苦于后遗症,有的终身致残。地震摧毁了日本抗震施工技术的神话,地铁中的沙林终结了日本社会治安的神话。日本神话也因之终结。因此,他从九五年十二月开始用整整一年时间采访六十二名受害者写成了非虚构文学作品《地下》。而对于事件制造者奥姆真理教的追究和思索,催生了后来的长篇小说《1Q84》。
村上不是律师或法官。较之地铁沙林毒气事件本身,他关心的更是作为背景或导致事件形成的日本这个社会以至日本每一个人内心的“地下”。为此他举了个例子。一位女士的丈夫去公司上班途中不幸在地铁中遭遇沙林毒气,留下后遗症,出院上班后无法像以往那样工作。时间一长,上司和同事开始说三道四,致使他不得不辞职回家。村上认为这位年轻职员遭受了双重暴力。一重来自于奥姆真理教即属于恶的异常世界,一重来自普通人即属于善的正常世界。但都是“地下”,都是“地下”同一条根长出来的。在某种意义上,前者
“对于我并非纯属他者”。
从此以后,村上每每坐“地下铁”时都会将地铁同地下或地下世界联系起来,思索和反省日本社会以至自己本身或每一个人心中所隐藏的Underground。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