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972
  • 关注人气:16,12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郭国良评麦克尤恩:英国文学一号人物

(2011-05-25 17:52:01)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麦克尤恩

深圳商报

刘悠扬

郭国良

采访

文化

分类: 相关新闻

郭国良评麦克尤恩:英国文学一号人物

转自11.05.23 深圳商报 文:刘悠扬

郭国良评麦克尤恩:英国文学一号人物

《赎罪》新版封面样稿

 

   长期从事英美文学研究的学者郭国良,是麦克尤恩三部小说的译者,这其中包括最有名的《赎罪》,以及最新出版的简体中文版《爱无可忍》。日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他对麦克尤恩的文学成就做出了总结和评价,谈起“是否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郭国良认为,麦克尤恩肯定能进入候选名单,但得奖的可能性很小。

郭国良评麦克尤恩:英国文学一号人物
《爱无可忍》(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366441/

 

“他习惯沉浸个人的小世界里”

记者:您是什么时候最早了解麦克尤恩的?

 

郭国良:跟麦克尤恩结缘是非常偶然的。《赎罪》出版那一年,我正好在英国,经常在书店能看见这本书。我作为一直研究当代英国小说的大学教授,竟然没有听过他的名字,其实麦克尤恩当时在欧美文学界已经名声很大了。

  从事外国文学研究,翻译他的作品可能是最好的一个途径。我一直比较关注麦克尤恩在国内专业研究领域的变化,我自己带的学生,这两年有好几位毕业论文写的都是麦克尤恩,其他的硕士、博士论文,涉及他的也慢慢多起来了。

 

记者:放在当代英美文学的大坐标系里,你如何评价他的成就?

 

郭国良:在当代英国的小说文学界里,麦克尤恩应该可以称为一号人物了。他刚刚出道的时候,绰号是“恐怖尤恩”,在他的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中,题材都非常敏感禁忌。但是到了《赎罪》,一个作家的道德水准已经建立起来了,视野非常广阔。以前,他习惯沉浸于个人的小世界里,人性的恶与善都挖掘得相当深邃,但那时还缺乏一种整个人类的道德情怀。这些到了《赎罪》已经消弭了,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有对人性的深度开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所长陆建德是国内第一个写论文介绍麦克尤恩的学者,他曾写文章评价麦克尤恩的“道德情怀”。

 

他有可能得诺贝尔奖吗?

记者:布克奖在英国是什么地位?麦克尤恩五次提名布克奖,只有一次获奖,而且获奖作品还备受争议,这种情况你如何看待?

 

郭国良:布克奖的影响力现在越来越大了,原来被称为“英国的龚古尔奖”,现在倒过来了。应该说除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全世界范围内最受关注的文学奖就是布克奖了。它的评奖范围,是除了美国之外所有讲英语的国家的文学作品。从1969年开始,一年一度,从未缺过。到现在为止,每年10月揭晓的布克奖已经成为一个现象,被全世界所关注。进入短名单的作家,也都会引起读书界注意,从而带动销量。

  像麦克尤恩这样五次被提名,是非常罕见的。我感觉他是不在乎这个的。像他这样的作家,现在更希望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整个世界做些事。像去年他得了耶路撒冷文学奖,很多人反对他去领奖,但他还是去了,并发表了意味深长的演讲,批评以色列政府的巴勒斯坦政策和犹太定居点计划。很多作家很唯美,只关注非常自我的内心世界,但他仿佛是个政治家,当下的热门话题他都积极参与,并用小说来传达他的思考。像他的《星期六》,简直就是映射“9·11”事件的一部经典作品。

 

记者:他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吗?

 

郭国良:他肯定可以进入候选名单,但我觉得,他不太可能得诺奖了,因为已经太有名了。现在的诺贝尔文学奖有一个倾向,不愿给已经功成名就的作家锦上添花,而是希望提携一些已经成就非凡、但在世界范围内影响力还不够的作家。可能要到人家都觉得他不会得了,就像多丽丝·莱辛一样,那个时候,可能才会给你一个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