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选择,因为生活如此--《祖与占》

标签:
译文出版社译文好书祖与占皮埃尔·罗什新浪潮特吕弗夏宇文化 |
分类: 书评专栏 |
无法选择,因为生活如此
转自11.01.27 外滩画报
《祖与占》是法国新浪潮最动人的“三人行”电影原著小说。读着它,感觉像是堕入了温柔的陷阱,一切原先似乎有着对错是非之分的立场和原则都开始慢慢陷落。
1907年,巴黎,从中欧来的祖与法国人占开始了他们一见如故的情谊。他们一同追求人生、追求女人,直到遇上凯茨——他们所见的女人之中最美丽的,也是最暴烈的。那张充满魅力却冷峻的脸以及率性到放纵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祖与占。而凯茨先是爱祖,嫁给祖,又在爱上别的男人要与祖分手的时候,爱上了占,他们带着祖的祝福互订婚约,之后绵延半世的三人共处的格局就这样展开。
两男一女的爱情模式似乎匪夷所思。就像改编这本小说的著名法国新浪潮电影导演特吕弗所说:“在读《祖与占》时,我有个感觉是,我正置身于一个电影上史无前例的例子里:表达两个男人对同一个女人的爱,并让‘观众’在这些角色之间无法做出情感上的选择,他们让这三人带领着,平等地去爱他们。这种反对选择在这个故事里是这么地触动我。”
“反对选择”,因为“无法选择”。《祖与占》里的灵魂人物凯茨面对感情的放纵和率性,让人有种快意而哀伤的感觉。精神的自由自主令肉体的重重限制更显沉重,注定与世相违,所以唯有在消耗式爱情中实现自我。这种消耗让人感觉到一种无奈,但又透出一种慈悲,慈悲地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幸运与不幸。而让人动容的是,小说中的三人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这一切——幸福与怀疑,嫉妒与背叛,天堂和地狱。纠结于心,但是没有郁结,足够坦荡,这段世人看来几近荒谬的爱情故事,弥漫着一种穿透俗世的阴郁,但一切又浸透在琐事中。
据说《祖与占》是作者亨利-皮埃尔·罗什以74岁高龄发表的第一本小说。或许正是因为阅尽了世间种种,才能看透最激情也最真切的人生。罗什的《祖与占》看似在描绘爱情,实则在描绘人生。爱情在这里与生命最纯粹的本质合二为一。有评论称,这是“洗净荷尔蒙后写出来的处女作,是见山又是山的咏叹”。
于是,也就可以想见,为什么这样一种“两男一女”的爱情故事模式会成为日后诸多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母题——不仅成为法国新浪潮电影“三人行”的典型,后来的《戏梦巴黎》,甚至中国观众熟悉的《纵横四海》都深受其影响。
情事即人生。我们太多时候被要求进行非此即彼的选择,然而生活最本质的愉悦在于听从内心的召唤去感知和享受。“在爱情里,没有什么约定和承诺是美丽的,除了日复一日美好的爱情本身以外,什么也不得依赖。”可叹的是,宿命的规约终究会如影相随。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当青春渐远的时候,凯茨会觉得无法面对人生的真面目而选择毁灭自己。这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无奈的重夺生命主权的方式。
无论是情节还是笔触,《祖与占》都显露出一种诚实而洒脱的人生观。如特吕弗所说,这是他所认识的最美丽的当代小说之一。也许每个阅读此书的人都会凛然于罗什的温柔,陶醉于这三人终其一生几乎没有矛盾的爱情之中。而这种“全新的美学式道德立场”,无关是非和选择,却拭去世俗的尘埃,展露给我们看似荒谬却真实通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