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荒岛人性,脆弱的存在--《东京岛》

(2011-01-13 16:27:20)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桐野夏生

东京岛

生活周刊

龚伟

分类: 书评专栏

荒岛人性,脆弱的存在
转自 2010.10.26生活周刊  文:龚伟
  荒岛人性,脆弱的存在--《东京岛》

    《东京岛》
  作者 桐野夏生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超现实的残酷小说。一座荒无人烟的小小海岛,一群被放逐的人类,又是性别比例严重失调的一群,1个风华不再的中年女人,31个年龄不一的男人。他们该如何面对让人绝望的环境?人性与生存本能将会如何表达?结局又会是怎样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也不完全是纯粹的虚构,故事设定让人联想起一九五○年震惊日本的“安纳汉岛(Anatahan)女王蜂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31男1女受困菲律宾与台湾之间的太平洋小岛,六年期间男人为了争夺唯一的女性引发数次武力冲突,牺牲者超过十人以上。几乎相同的背景与人数,几乎同样残酷的主题,桐野夏生又会怎么去处理?是复制历史还是借题发挥?真是让人充满期待。

  在雄性占据主动的社会里,女性属于相对被支配同时又属于被关注的角色,孤岛上唯一的女性显然是眼球的聚焦所在,风华不再的清子在遭遇逆境之后,是最早意识到环境变化的人,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有话语权和统治权,甚至不惜为此出卖身体成为娼妓般的存在。理智与情感在欲望面前显得如此无力,人性在巨变与自然力量面前显得如此卑劣与脆弱。因此,那只属于丈夫阿隆的手表在停止转动后,时时在提醒读者,包含着双重含义,一是他们落难时刻的记载,二是清子作为家庭主妇身份彻底结束的瞬间,是失落是报复是背叛更是堕落。同样具有存在与消亡之象征意义的还有渡边偷窃来的航海日志。

  文明的毁灭与重建我想也是作者急欲表达的中心部分。在逃生无望的荒岛,服装与文字无疑是最能体现文明的象征,代表人性和创造的力量。而在日复一日的压力下,人们急于表达向现实低头的顺服,服装和文字都被人们放弃,诱惑他们的只能是食物与住宿。而等这些被放逐的人反应过来文明的重要性时,早已事过境迁。于是,他们身处现代世界却不得不接受原始制度的现实;于是,他们再度重建秩序,等待希望的来临。
  让人很难理解的是,哪怕是清子不再成为关注的焦点,没有女性吸引力的时间里,岛上不同国籍的男人们也没有携手共渡难关。而有幸逃离的人也没有再度回头救援留在岛上的人们。

  在某种程度上,我相信作者其实是借小说在表达对日本现实社会的不满与批判。从书名东京岛开始,延伸至作品中那些独具日本特色的街道名,再延伸至散落各处的日本人那些市井生活的描述。欺骗,背叛,抛弃,所有的行为在以日本为名的场景下得到印证,甚至在结局体现现代与原始这两种存在的展示时,那种躲避现实而刻意说下谎言的欺骗本能让人寒意彻骨。或许,貌似先进文明的现实社会往往在不经意间成为最能表现人性原始状态的舞台,无论是弱肉强食还是背信弃义,犀利而直接的表达无疑是最体现作者创作意愿的方式吧。

  日本文学评论家桥本大介曾经评论桐野夏生是日本近20年来真正称得上从事创作的作家。她以个人之力几乎彻底颠覆了日本女人在小说里的形象。在我看来,桐野夏生以细腻的心理分析解剖人物黑暗的内心世界,以老到的文笔体现纯文学的意境与文字的美感,豪放利落的风格让人过目难忘。

  只是最后还是不由得感慨,在冷酷现实面前,在压力重负面前,有时候人真的是很脆弱的存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