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篇悼词展开皈依之旅--《来一点信仰》

(2010-09-26 14:59:37)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阿尔博姆

相约星期二

来一点信仰

于是

生活周刊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书评:一篇悼词展开皈依之旅

转自2010.8.31-9.6 生活周刊 文:于是

 一篇悼词展开皈依之旅--《来一点信仰》

《来一点信仰》
作者[美]米奇·阿尔博姆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英国电视剧《烦恼的牧师》是本季我看好的一部戏。现在的牧师要烦恼很多事:资金、信徒、公关、还要擅长和领导人(主教们)打好交道。当脱衣舞俱乐部开到教堂对面时,当教堂没钱修屋顶时……观众当然忍不住笑,但笑过之后,会不会也感叹:哪怕一点点信仰,在今天的世界也像是奢侈?然后,我就不可避免地想到米奇·阿尔博姆的新书《来一点信仰》。

  米奇·阿尔博姆第一次打动我,不是著名的《相约星期二》,而是《一日重生》:打算自杀的落败中年男子想起母亲,顿悟生命的意义。米奇的书有种很特别的打动人心的力量,能抓准平凡人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大事件。看到这一本《来一点信仰》,不禁莞尔,母爱和信仰,都是不曾在现代社会被着重弘扬的美德,但被这个作家看到了,抓住了。

  评论者喜欢把米奇·阿尔博姆的书定位为“励志小说”,不过,他擅长的不是喊加油,而是讲故事。他的故事里没有冗长、煽情的形容词,而是以简洁、有力的动词增强人物的存在感。《来一点信仰》有精彩的对白,有出人意料的情节,作为小说来看都是上乘之作。更让人难忘的是:这是真实的故事,两个主人公截然不同的人生让人唏嘘,他们不是用说教、而是用真实故事帮助作者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更确切的说,找到了自己迷失的东西。

  故事的开头就提出悬念:八旬拉比请求他为自己致悼词。为此,米奇必须回到从小生长的城市,进一步了解这位“大先生”。他是米奇初入犹太教的启蒙老师,但米奇和很多现代人一样,渐渐远离教堂,渐渐坚信:我的立场就是没有立场,这才是客观而公正的信仰观。

  “堕落其实并没有那么戏剧化”,就是一步逃离、两步跑远……堕落可能就是平平常常的生活,只是你少了理想,随波逐流。主流也可能是诱惑人堕落的,主流社会的影响力,也可能导致偏见。很多时候,逃离信仰的惟一真实理由就是瞎忙。

  这确实是一种逃离。米奇回顾自己的成年岁月,公务繁忙,忙到飞遍全世界,却无暇回归内心。这个悼词之托,就像展开一条旅途,成就了米奇的心灵回归之旅。

  米奇在接受嘱托之后的八年里,和大先生讨论了很多问题。关于怀疑、战争、误解、仁慈、敌人、婚姻……有时候很像禅宗问答。也是在这八年里,米奇主动去寻找虔诚的人物。他无意间接触到一间面向流浪人士开放的兄弟会教会。那儿的牧师叫亨利,拥有一段离奇的皈依体验。亨利成为牧师后,无条件地帮助无家可归的人,不存偏见──因为他知道世人对犯错或落败的人有怎样的偏见。没有钱,教会也会抛弃他们,亨利却可以撑下去。

  当我们列出两位“大先生”的共同点,就会发现他们的虔诚都是为了帮助他人。他们忠诚于婚姻。他们都不富有。他们都经历过生死离别的磨难。而且,他们都认同:信仰不是分歧,而是慰籍;信仰不是把人类分为我们和他们,而是聚众的力量。

  这本书在西方社会引起热议,读者们得以站在终极道德的立场上,忘记信仰的教条,感动于善的恒久力量。
  不可知论,怀疑论,基督教,佛教,瑜珈,金钱……不管你信仰什么,最终殊途同归,总要面对同样的问题。在这种时候,来“一点”信仰就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