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谋杀”的游戏--《黑暗中谋杀》

(2010-08-20 10:42:43)
标签:

译文出版社

译文好书

新民周刊

张慧

阿特伍德

黑暗中谋杀

文化

分类: 书评专栏

“谋杀”的游戏

转自2010.07.19 新民周刊 文:张慧

“谋杀”的游戏--《黑暗中谋杀》

 

不要对完全理解她抱有太大的希望,绵柔、跳跃才是她的本来面目,我们能够追随自然是好,不能追随也就权当这一切只是一个游戏罢了。


    读阿特伍德的文章,需要耐心和用心。在一个个光怪陆离的故事下面,始终找不到方向,隐约感觉她有话要说,也知道她绝非是止于文字,然而文字背后的影子却又如此难以捉摸。她是一个怪才,叶兆言称其为“不畅销的畅销作家”。从文风到题材,她的“怪”曾让很多人误解,也曾让很多人嫉妒得发狂。恣意的想象,花哨的创作技巧,加上对传统经典不经意的解构和颠覆,不能不说是一种挑衅,这一切让她一直处在加拿大文学的风口浪尖上,但这一切并没有阻止那些迷恋她的读者对她的热爱。
    《黑暗中谋杀》绝非是一个关于“谋杀”的故事,书名取自其中一篇。如果你是冲着“谋杀”而来,那么,你兴许会失望。以《黑暗中谋杀》为题,想必是编者对这部合集的最好诠释,整本书由27篇独立小故事组成。每一篇小故事都短小,短小得让你觉得意犹未尽,而这一切的故事在阿特伍德看来,或许就是一个游戏,一个类似《黑暗中谋杀》的游戏,是作者、读者和评论者的游戏——有可能,杀手是作家,侦探是读者,死者是作家的作品;还有可能,杀手是作家,侦探是评论者,受害人是读者。但无论哪种情况,按游戏规则,杀手必须得撒谎。那么既然作家总是在玩戏法,读者你还相信作家吗?阿特伍德是借“猜猜谁是杀手”的游戏讨论后现代元小说关注的经典话题: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为了将这个“游戏”完美地呈现,阿特伍德调动了各种文学创作的手段,象征、反讽、戏谑,在一个个看似信手可得的故事中不断挑战着读者的想象力。故事中的思辨被刻意隐藏,套上了“游戏”的外套。
    《幸福的结局》,阿特伍德为我们精选了关于男女故事发展的六种情节,不论是哪一种情节,结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男女双双离开人世。六种情节的交替,像是一个轻喜剧,但是随着故事的外衣被一层层拨开,文学能够想象的空间被结局无情地禁锢,好似任何美好的故事,结局都是一样,让人不免心生失落。然而这也许就是阿特伍德要告诉我们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的游戏规则。
    阿特伍德还喜欢去讨论生存、生态和女人。这三者中,又尤以女人话题最敏感,虽然阿特伍德从不承认自己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但是她的文章又总是有意无意地书写着女性的故事,有时候,还是女性的战争。《煨》是一个关于身份换位的故事。女人离开了厨房,男人开始喜爱在厨房工作。男人们大规模地辞退工作,为了就是能够把更多的时间贡献给厨房。男性的地位和切肉餐刀、刀的长度、锋利,还有是否有珠宝装饰紧密结合,而不再是工作、金钱。阿特伍德在文中坦言,“我写这些话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虽然有可能因此失去个人自由,但我还是这么做了,因为在经历了几百年的停滞不前后,终于冒出了些预示着希望和变化的苗头了。”当然,这样一种变化,只是阿特伍德主观的想象罢了,在结尾,她也不得不说,“女人们……梦见泥土在她们手中聚合、膨胀、变形,绽放出千种形状,一切都为了她们,又一次为女人绽放。还梦见苹果;梦见创世纪;梦见自由。”不得不承认,阿特伍德在处理女性话题上,还是比较平和的,她向来是拒绝被归为女性主义作家的,她放弃强硬的写作态度,如《煨》一般,用一种讲故事的方式,缓缓道来,最后又不得不感叹,一切的实现可能在追溯到亚当夏娃时代,只是一个梦而已。
    阿特伍德的文章,口味如同芥末,有人喜欢有人恶,个中滋味,想必只有亲自品尝的人才能知晓。不要对完全理解她抱有太大的希望,绵柔、跳跃才是她的本来面目,我们能够追随自然是好,不能追随也就权当这一切只是一个游戏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