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尤恩的圈套
转自10.03.20深圳晶报
文:思郁
《只爱陌生人》
(英)麦克尤恩 著
冯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1月版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似乎精力饱满,始终保持着一种少有的旺盛的创作能力。1975年他以《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即将推出)这个惊世骇俗的短篇合集初登文坛,2007年以少有的温情之作《在切瑟尔的海滩上》(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8月版)又让人眼前一亮,30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已经出版了十几部作品。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每一部小说都有值得称奇之处。他擅长一种不动声色地化技巧于无形的叙事。当然,读麦克尤恩的小说,一定要有些耐心才行。他的作品大都是小长篇,篇幅本不长,应该很容易读完,不过阅读经验证明,这种轻松的印象往往是一种错觉。他的小说往往开篇很平淡,结尾最阴暗,刻意营造出一种巨大的落差;另外还有一种反差来自于初读和重读之间的错位,当你从结尾部分骇人的犯罪场景中抽身而退,重读他的小说,才惶然察觉那些本来最日常的场景反而蕴含着无限杀机。
《只爱陌生人》,是他创作生涯中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批评家凯里曾说,传统英国小说的恐怖通常被包裹在哥特式的隐晦中,而麦克尤恩的小说则大大不同于此前的传统,他用清晰明朗代替了阴森黑暗。麦克尤恩小说的每个句子都如此简洁明了,但是这些句子所构成的刺骨寒意往往让人不寒而栗。从此也不难窥探出麦克尤恩为何如此钟情于小长篇这样的体裁,因为它融合了长篇小说的全局和视野,兼具了短篇小说的饱满和张力。在这样的篇幅中,他能游刃有余地掌控着叙事,收放自如地安排故事中角色的变化,甚至优雅自如地设置一场谋杀。读他的小说,我每每有一种双重的错觉,当小说中无辜的人物正一步步落入设置好的罪犯圈套的时候,我也仿佛感觉到了隐居幕后的那个全知叙事者,正在为他设置下的每一个叙事陷阱而发出一声声得意的冷笑。
小说中,大部分篇幅都在描述科林和玛丽在一个陌生城市旅行的经历。他们不是夫妇,但已经有了中年夫妇生活的危机感和倦怠感。也许正因为不是夫妇,所以他们仍能表现出彬彬有礼,极力掩饰自己的乏味、厌恶与激情的缺失。麦克尤恩写到了他们之间的性与爱。两人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却对旅行已经失去了兴趣,大部分的时间在旅馆里睡觉,喝酒,阳台上看看风景,只有傍晚的时候才匆忙走出旅馆的房间,在华灯初上,布满夜色的城市里,漫无目的地行走。两人互相依靠,“随着他们迈出的每一步,他们俩都越来越深地纠缠于彼此的存在”。
对麦克尤恩耐心些吧,你不得不忍受他花大把的时间和篇幅细致入微地描述中年之痒的琐碎生活,极力铺陈开来那种平淡无比的叙事。仿佛因为笔下的人物之间的疏离,他也失去了书写的激情似的。读者的耐性只有翻到最后两页才会有所波动,而这种波动不是因为愉悦和激情这种美好高尚的情感,也不是因为故事即将结束时的幸福与美满的结局,而是源于一种措手不及的惊恐,源于我们恍然明白,从小说一开始我们已经目睹了一桩谋杀案的发生。我们目睹着科林和玛丽被拍照、偷窥、跟踪以及遭遇陌生人罗伯特的搭讪,一步步陷入罗伯特和卡罗琳夫妇设置好的圈套,目睹着那个最后仪式性高潮的到来。科林的动脉被罗伯特的剃刀划开的一刹那,也许是小说中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场景,仿佛他注视着的不仅仅是玛丽,还有我们。我们目睹了这场凶杀,并且无动于衷,我们仿佛是罗伯特和卡罗琳夫妇的同谋。我们是同谋,我们一直在观看,从头至尾观看了一场事先张扬的谋杀案。
很显然麦克尤恩设置了圈套,如同罗伯特设置了圈套。我们看着科林和玛丽陷入罗伯特的圈套,却懵然不知此刻我们也深陷麦克尤恩的叙事圈套。这也许就是麦克尤恩小说独特的魅力所在。
加载中,请稍候......